唐太宗統一全國,在亞洲建立了強大帝國。武功昭著,文物鼎盛,其領土之廣,東至高麗,西至波斯,疆域之廣,曠古未有。威振亞洲,澤及四夷,異族聞風向慕,遣使朝貢,不絕於途。其對中國文化傳播四隣,影響極大!
遣唐使印
遣唐使舶
日本在唐代二百八十九年間(六一八—九○六年),據新舊唐書及日本史籍所載,先後遣使通聘入唐達十八次(內有送唐客使四次,迎入唐使一次),或說十九次、二十次之多。由於當時海航技術尚未發達,航路艱險,能克服因難,順利完成使命者,僅有十餘次。日本遣使前來中國,其目的在輸入大唐之政制、法令、佛學、文化、經典、美術等文物制度,以為日本改革內政建立中央統一政權之準繩。是故日本遣唐使節的目的,乃具有一種政治使節和文化使節雙重
P.130
任務,因之每次使節人選之良莠,不僅有關日本國譽,且於吸取中國文化,亦有很大關係。是故日本每次任命使節人員,必選拔通於經史精於文筆而明瞭唐朝政情者充之。即如第八次遣唐使栗田真人到了中國,當時我國人看到使人的儀容大方,都說是從君子國來的。舊唐書東夷傳有真人的一段:「朝臣真人者猶中國戶部尚書,冠進德冠,其頂為花,分而四散,身服紫袍以帛為腰帶,真人好讀經史屬文,容止溫雅」。第十二次遣使藤原清河,他朝見時,唐玄宗讚曰:「趨揖自異,不辱禮儀國日本之名」。副使吉備真節,曾入唐留學達十七年之久,通經史,馳名唐朝,後曾出任右大臣。若石上宅嗣(第十四次副使)性格朗悟,博識經史,擅於文章,巧草隸書,有姿儀,後任大卿言。若管原清公(第十八次遣使判官)博通學藝,才德甚高,年少時遊於大學,出陪東宮。藤原常嗣(第十九次遣使),曾遊於大學,涉獵史記漢書,讀誦文選,好文章並善隸書,性情明朗,威儀優美,曾任參議。菅原善主,少年聰慧,儀容豐美,頗有辯才。菅原道真(為第二十次遣唐大使),均年十有八及第文章生,後曾任右大臣文學博士。以上所舉,為當時日本遣唐使中最優秀者,日本為吸收先進國文化,因此,日廷在任選使節人員時,不唯注重使節人員的中國文化修養,且兼顧學問素養及人格風度,故入唐使節人選多為品格高尚的飽學之士。
日本遣唐使節的目的,其在輸入唐代文物制度,故遣唐使組織的規模,非常龐大,其中包括大使、副使、判官、錄司,以及留學生及學問僧等,其人數多達五六百人,要以年代而論,可分三期:
一、初唐時期 自唐開國至唐高宗末年約六七十年,先後共五次;在此五次中,每次除大使、副使外,並遣留學生。第一次遣唐使,唐貞觀四年(六三○),日廷遣大仁犬上御田鍬、大仁藥師惠日使於唐。唐貞觀六年(六三二年),太宗遣高表仁送還犬上御田鍬時,學問僧靈雲、僧旻及勝島養等隨同回國。唐貞觀十四年(六四○年),學問僧請安,留學生高向玄理等,亦經新羅歸國;於是隋朝所遣之留學生,此時多相繼回國。第二次遣使,高宗永徽四年(六五三年),除大使及留學生巨勢藥、冰老人外,並有學問僧道嚴、道通、道光、惠施、覺勝、辨正、惠照、僧忍、知聰、道昭、定惠、安達、道觀等一百二十餘人,隨同來唐,求學佛法,道昭就學於大唐慈恩寺玄奘法師,學習法相因明等學。這是日本入唐學問僧最多的一次。唐顯慶三年(六五八),沙門智通、智達奉命乘新羅商船來唐,依玄奘法師學,因此傳唯識、法相學於日本。在初唐時,麟德二年(六六五年)、及乾封二年(六六七年),唐朝曾有二次送使回日本。
二、中唐時期 自唐長安元年至上元二年(七○一至七七五年),在此時期內,日本前後共有五次遣唐使,這時武后執政。第六次遣使,於唐長安元年(七○一年),這次除大使外,並有道慈隨同栗田真人入唐,訪諸名僧,傳真言宗於日本。第七次遣使,除大使、副大使外,並有隨員五百五十七人,留學生阿部仲麻呂、吉備真備、學問僧玄昉等同行。仲麻呂後留唐未歸。第八次遣使,唐開元二十年(七三二年),大使及隨員總數達五百九十四人,分乘四船出發,次年至唐。先期留學生吉備真備、僧玄昉等隨同回國,玄昉獻佛像及經典五千餘卷,玄昉模仿唐制創建國分寺。吉備真備齎回唐禮百三十卷、太衍
P.132
曆經一卷、太衍曆立成十二卷、樂書要錄十卷及其他弓箭管樂等。真備在唐十八年,精通經史曆等,對於中國文化之輸入,頗有顯著的功績。其携歸之唐禮,對於日廷禮儀影響甚巨。第九次遣使,在唐天寶九年(七五○年)藤原清河為大使,大伴古麻呂為副使,並以吉備真備副之。第十次遣使在唐肅宗乾元二年(七五九年)。第十一次遣使,在唐代宗大曆十年(七七五年),日廷任命佐伯今毛人為遣唐大使。第三次送唐使,在唐上元二年(七六一年)。中唐時期,日本來唐學問僧,以玄昉最為顯要,我國東渡高僧則以鑑真律師等為著名(隨古麻呂船至日),傳律宗於日本,朝臣競來問法。孝謙皇帝卒至捨身,是為日本律宗之始祖。
三、唐末時期 自唐代宗大歷十年至唐昭宗乾寧元年(七七五至八九四),日本先後四次遣唐使;唐朝僅一次送唐使。第十二次遣唐使,以石川道益為副使,並以菅原清河、高級遠成等為判官隨之。於唐德宗貞元十七年入唐(八○一年);八○三年自難波出發,旋遭風船破,並有溺死者,乃折還,廷至次年分乘四船使於唐。這次留學生中有橘逸勢等,學問僧則有空海、最澄等,於八○五年歸至日本,是為傳密教與天臺宗於日本的兩大祖師,對於日本佛教開展及影響日本國民道德思想最大的高僧。唐文宗太和八年(八三四年),日本第十三次遣使,以藤原常嗣為大使,小野篁為副使,一行六百五十餘人,於八三六年分乘四舶,自筑紫出發,途遇暴風,第三舶折壞。次年,僅以三船再發,復遭逆風,折還。常嗣等至唐,由楊州入長安,進謁文宗皇帝;開成四年(八三九年)復入貢。常嗣等於八三九年歸國。自此以後,日人朝野上下無不視渡唐為畏途,故唐日間通使往來,逐漸停頓;但唐代商人往日本者,卻日
P.133
漸增多,日本商人亦有至唐之明台貿易者,自八三九年至唐亡,凡七十年間,往來唐日間商船,見於史籍書不下四十次。其中以唐之商舶為最多。唐日僧侶及商人往來,都乘商船;日僧惠運、圓珍都乘唐人商船來唐。八五八年,更乘唐人李延孝之船歸國,即為顯著的例證。唐昭宗乾寧元年(八九四年),是為最後一次遣使,因唐室衰落,政治混亂,已引不起日人的興趣。自此唐日在政治上往來無形中停頓,唯有商人僧侶繼續往來,並且日漸頻繁。
我國文化東渡,以唐代為最盛,日本受我國文化之影響,亦以唐代文物制度、為最大。「日本第七次遣唐使多治比縣守歸國,朝見日廷時,猶服玄宗所賜之朝服,翌七一九年,詔令天下百姓,悉倣唐制。衣皆右襟,於是日本服裝,漸次模擬唐式。八○三年,日廷饗宴遣唐大使藤原葛野麻呂等時,倣用中國烹調法。……唐式住宅建築亦由是時留學生傳入列島,如法隆寺之傳法堂,乃唐式貴族邸宅建築之唯一標本。」(見王輯五之中國日本交通文化史七四頁)。由此可知日本在唐代樣樣仿效唐制,而且接收唐朝文化者,當以留學生為最。吉備真備於唐玄宗時入唐,時年二十二歲,留唐十八年,深究經文、算術、天文等諸學藝。歸國後,侍講禮記及漢書等;與真備同揚名於唐者,則有阿部仲麻呂,仲麻呂於七一七年入唐,仕唐不歸,官至光祿大夫御史中丞,並改名曰朝衡;唐德宗時來朝之橘逸勞,亦以文學見稱,唐人呼之為橘秀才。
唐代承繼隋業,統一天下,為東方一大帝國,武功昭著,文物鼎盛,威振亞洲,澤及四夷,為中國史上之文物極盛時代。四隣各國,皆稱嚮服,遣使朝貢,不絕於途。遠之西方猶太人、波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以及大食人等相繼入唐朝貢貿易,近之如高昌國、新羅、百濟、高句麗、日本等,亦都相繼入貢。尤以日本受唐代文物制度影響之深且厚,前述隋代派遣至中國之留學生、學問僧,均於唐初先後返國,推古天皇卅一年(西元六二三年),學問僧惠齊、惠光、醫惠日,學生倭漢福田等自唐回國。他們向日廷奏陳從前到隋去留學的人,都學已成業,應當招回國來,並認為大唐法式完善,日本應繼續派遣使節去修好,派遣學生去深造(註一)。這時,日本正實行文化革新運動,急欲移植大陸優秀文化,以為建國的楷模,於是遣使入唐,以期輸入唐代文物制度。木宮泰彥云:「在中國,隋亡唐興,其文物制度大為整備。先是由於遣隋使之派遣,而與優秀之中國文化接觸,結果遂得以完成大化革新之偉業。唯日本知識階級猶以為未足,益思欲再移植文化遣唐使之派遺,則為移植中國文化之手段也」(註二)。在日本有關遣唐使節的名稱;世稱「遣唐使」,或稱「入唐使」,又曰「西海使」,由於是歷朝派遣使成為定制,故日人稱「為祖先之遺謀」,或稱「祖法」,可見「遣唐使」留予日本國民深厚之印象。
遣唐使,自舒明天皇二年(六三○)八月,犬上三田耜(此與推古天皇二十二年,遣隋使犬上御田鍬並非同一人)開始,至宇多天皇寬平六年(八九四)九月停止。在此二十六代二百六十四年間,先後十九
P.135
次。木宮泰彥區別遣唐使為四期(註三):
第一期為自舒明天皇二年(西元六三○年,唐太宗貞觀四年)至欽明天皇五年(西元六五九年,唐高宗顯慶四年),其間凡三十年,先後派遣使達四次之多。
第二期為自天智天皇四年(西元六六五年,唐高宗麟德二年)至天智八年(西元六六九年,高宗總章二年),其間凡五年先後派遣使節三次。
第三期為自文武天皇大寶元年(七○一年,武后長安元年)至孝謙天皇天平勝寶二年(七五○年,唐玄宗元寶九年),其間凡五十年,先後派遣使節達五次。
第四期為自光仁天皇寶龜九年(七七八年,唐代宗大曆十三年)至仁明天皇永和元年(八三四年,唐文宗太和八年),共六十年,先後派遣使節達三次。
遣唐使節組織人員,每期人員都因時而異。各期以大使、副使各一人;第三期以後,大使四位,副使為五位,每期大使、副使、判官、錄事,皆為遣唐四等官。其次遣唐使節職員(註四),則有知乘船事、造舶都匠、譯語、主神、醫師、陰陽師、畫師、史生、射手、船師、音樂長、新羅譯語、奄美譯語、卜部、雜使、音聲生、玉生、鍜生、鑄生、細工生、船匠、柁師、傔人、挾抄、水手長、水手等。其他多數為學問僧,學生及傔從等,因此,每次遣唐使人數甚多。初期大約為二百四十五人,文武天皇以後,其人數加倍,大約在五百人左右,到了元正朝五百五十七人,聖武朝五百九十四人,仁明朝第十九次遣唐使時,其人數多達六百五十一人左右,這一行分乘四舶出發。
當遣唐使出發時,日廷對大使、副使等所賜多額砂金。桓武朝之大使藤原葛野麻呂賜二百兩,副使石川道益百五十兩;仁明朝之大使藤原常嗣賜二百兩,副使小野篁賜百兩。又據延喜式所載遣唐使出發時,朝廷所賜各物如下:
大使 | 絁六○疋 彩帛一一七疋 綿一五○屯 布一五○端 貲布二○端 |
副使 | 絁四○疋 彩帛七八疋 綿一○○屯 布一○○端 貲布一○端 |
判官 | 絁一○疋 彩帛一五疋 綿六○屯 布四○端 貲布六端 |
錄事 | 絁六疋 彩帛十疋 綿四○屯 布二○端 貲布四端 |
知乘船事 | 絁五疋 彩帛五疋 綿三○屯 布一六端 貲布二端 |
譯語 | |
講益生 | 絁四疋 綿二○屯 布三端 |
主神 | |
醫師 | |
陰陽師 | |
畫師 | |
史生 | |
射手 | |
船師 | |
音聲師 | |
新羅譯語 | |
奄美譯語 | |
卜部 | |
留學生 | |
學問僧 | |
傔從 | |
雜使 | 絁三疋 綿十五屯 布八端 |
音聲生 | |
玉生 | |
鍜生 | |
鑄生 | |
細工生 | |
船匠 | |
拖師 | |
傔人 | 絁二疋 綿十二屯 布四端 |
挾杪 | |
留學生 | 絁四○疋 綿一○○屯 布八○端 |
學問僧 | |
留學僧 | 彩布十疋 |
還學僧 | |
還學僧 | 絁二○疋 綿六○屯 布四○端 |
水手長 | 絁一疋 綿四屯 布二端 |
水手 | 綿四屯 布二端 |
拖師 | 各給雜頭布,巾子腰帶,貲布黃衫,著綿帛襖子,袴及汗衫,貲布半。 |
挾抄 | |
水手長 | |
水手 |
以上所列日廷所賜物品係充當遣唐使等赴唐旅費。有時所持物品變賣尚不夠旅費之用。桓武朝及仁明朝之遣唐使一行,赴長安,判官以下水手,以上每人絹五疋,尚不夠至長安旅費,當再由日本寄來。
當時航海技術尚在幼稚時代,舟行航海全靠風力及棹櫓,故同行人員之中半數以為水手。即如第十六次迎入唐大使高元慶等,於淳仁天皇寶字八月自唐歸國,唐廷曾造一船長八丈之長送之歸國。除水手長及唐使沈惟岳九人外,同行有水手三人(註五)。唐鑑真於聖武天皇二十年赴日,由揚州乘船出發,全船中共三十五人,其中水手達十八人之多(註六)。
遣唐使航路,當時約分北路、南島路及南路等三條航路:
一、北路,又名「新羅路」,亦稱「渤海道」,早在隋朝時代,中日間往來使節即循此航路,隋煬帝大業四年(六○八),隋使斐世清赴日時便取航北路。隋書東夷傳載:
「上遣文林郎斐世清使於倭國,度百濟行至竹島,南望耽羅國,經都斯麻,逈在大海中,又東至一支國,又至竹斯國,又東至秦王國,其人同華夏,以為夷洲,疑不能明也。又經十餘國,達於海岸,自竹斯國以東,皆附庸於倭」。(可與第七章所引「隋書倭國傳」相印證)
竹島即今韓國全羅南道西邊之島,耽羅國即濟洲島,都斯麻即對馬,一支國即壹岐島,竹斯國即筑紫,秦王國即周防。
取道北路之遣唐使舶,自博多出發,經壹岐對馬,通過朝鮮半島,南畔與濟州島間,再由此沿朝鮮半島西岸及遼東半島東岸,橫斷黃海,至山東半島北岸之萊州或登州上陸,再循陸路,由登州府、蘇州
P.140
府、青州府、濟南府,經曹州府而到開封,自開封則沿黃河及渭水之南岸西行,經洛陽、永寧、函谷關、潼關、渭南而至唐朝都城長安,歸路亦循此行程(註七)。第七次以前之遣唐使,除第四次遣唐使,其餘都經北路往來中日之間。
二、南島路,取道南島路之遣唐使舶,自筑紫大津浦出發,立即直取西航,經肥前國松浦郡庇良島(平戶島),由此轉南航駛,沿天草島、薩摩國之沿岸南下,循序航行種子島,夜久(屋久島)、吐火島(寶七島)、奄美、度感、阿兒奈波(沖繩島)、球美(久米島)、信寬(石垣島)等,南航橫斷東中國海,到達長江口地域之港口,再由此循陸路入唐都長安。第二期末及第三期遣唐使大體均循此航路來往中日之間。唐僧鑑真赴日亦循南島路。
當時遣唐使舶之所以要循南島路,尤以第三期遣唐使捨棄北路者,因為新羅自公元六七六年(唐高宗儀鳳元年,日本天武白鳳五年)統一半島後,停止以往對於日本稱臣納貢之屬國式外交,要求與日本採取平等外交。因此,日本與新羅之關係逐漸惡化,為避免通過新羅領海時發生危險,故另闢新航路。第八次遣唐使栗田真人等亦循此新航路駛來中國。
三、南路,所謂南路,又稱大洋路,由博多出發,經肥前國松浦郡值嘉島(平戶,五島列島)之庇良島(平戶島)、宇久島、遠值賀島(小值駕島)、合蚕田浦、福江島等,等候風勢,如遇順風,便一氣呵成橫斷中國東海到長江口地區之楚州、揚州、明州等港口上岸,如在揚州上陸由此循運河北上,經邵泊、高郵、寶應縣,在楚州(淮安)入淮水,入通濟渠,經彭城進到汴京而登岸。然後再自汴州至長
P.141
安之路程與北路同。第十六次、第十八次、第十九次之遣唐使均取道南路往來中日之間。
以上所舉三路,南路海行當較北路與南島路為短,以現在之航海里程言,長崎至上海為四百六十九浬,長崎至芝罘為五百七十浬。自北路及南島路,途中停泊站多,頗費時日,經北路及南島路來往中日之間,海路所需日數平均約需三、四十日。唯南路,航行來往中日之海路,大體只需十日左右(註八)。要以陸路而言,南路亦較北路為短。南島路及南路遣唐使船到達中國大陸之地域大都為長江之地區,而南路由揚州至長安為二千七百五十三浬,北路之登州至長安為三千一百五十浬。由於南路之海、陸路均較北路便利,故自第三期以後之遣唐使大都均取南路來往中日之間。要以安全而言,北路雖較南路航路安全,然由於日本與新羅關係變更,寧願取道南路而放棄北路航程了。
根據木宮泰彥所製表格,遣唐使舶,經由南路到達
P.142
中國沿岸上陸地點及回國時歸航地點,可作為參考:
派送遣唐使時代 | 到中國上陸地點 | 歸航解纜地點 |
第八次(文武朝) | 楚州鹽城縣 | ? |
第十次(元正朝) | ? | ? |
第十次(聖武朝) | ? | 蘇州 |
第十二次(孝謙朝) | 明越州 | 蘇州黃洫浦 |
第十次(光仁朝) | 揚州海陵縣(泰縣) | 第一、第二舶蘇州常熟縣。第三舶揚州海陵縣。第四舶楚州鹽城縣。 |
第十八次(桓武朝) | 第一舶福州長溪縣 第二舶明州 | 明州下鄮縣 |
第十九次(仁明朝) | 揚州 | 楚州 |
遣唐使主要目的,在吸收唐代文化,故每次遣唐使往返時都携多數留學生,接送留學生無異為遣唐使主要任務。在唐朝二百六十餘年間,日本先後遣使入唐通聘在二十次,平均約二十年始有一次遣唐使來往中日之間,實際上搭遣唐使舶入唐入留學生、學問僧,其人數較少(請參閱本章各節入唐留學生及學問僧表),而自覓商舶或乘新羅使舶入唐者,為數當不少。唯這一類留學生,或學問僧,因非日廷派遣,故官書未記載其事蹟,無從稽考。另有部分官派之留學生,雖學成歸國,因門第家世不顯,終身默默無聞,而未留名於青史者,亦復不少。前列入唐留學生二十七名中,歸國後僅有吉備真備一人在仕途上有殊榮外,餘皆默默無聞。
遣唐留學生,不獨在唐朝學得多種學藝與宗教,傳入日本,當其回國時,大都携有書籍、經卷、佛具、器物等,由於當時交通不便,搬運困難,故所携書籍、物品,多屬珍本。在奈良朝以前因史籍上未
P.144
載,故無從稽考。唯自奈良朝以後,因有史籍可考,留學生携歸書籍,其中當以吉備真備帶回最多。計有唐禮一百三十卷、大衍曆一卷、大衍曆立成十二卷、測影鐵尺一枚、銅律管一部、鐵如方響寫律管序十二條、樂書要錄十卷、絃纒漆角弓一張、馬上欲水漆角弓一張、射甲箭二十隻、平射箭十隻、東觀漢記一百四十二卷。
玄昉携歸經論五千餘卷,行賀携歸聖教要文五百餘卷。就中以真備携歸書籍,對日本各種制度改革發生極大啟發作用。唐禮,對日廷禮儀之規定影響甚鉅,大衍曆經及大衍曆立成,對於日本曆法改革,亦有密切關係。奈良時代唐樂興隆,即受吉備携歸樂書樂器之啟發。吉備在唐留學期間對於築城及戰術,亦多所研究,後任太宰大貳時,曾獻策建築前國怡土城,惠美仲滿之亂時,因採用真備之戰術,終把賊軍悉數捕獲與殲滅(註一)。由於遣唐使目的,在輸入唐代高度文化,故使節人選多為當時日本國內之第一流人物,其隨行人員亦多為歸化人,無論對中國文化造就或品格修養,均居第一等。唐代文化鼎盛,玄宗時代,唐朝之官庫書籍充塞,開元十九年(七三一年)冬,玄宗臨幸集賢院之際,四庫書總數有八萬九千卷,其中經庫有一萬三千七百五十二卷、史庫有二萬六千八百二十卷、子庫有二萬一千五百四十八卷、集庫有一萬七千九百六十卷(註二)。天寶十二年(七五二年),日本第十二次遣唐使前來中國時,玄宗曾准許大使藤原清河等縱覽府庫之一切書籍,並開放裝飾有三史九經之教殿,供其參觀(註三)。由於使節人員在唐期間,不僅飽覽中國珍藏書籍,又携回許多珍貴史籍,以致得參入各種政治制度建立,對於日本文化制度之發達,貢獻頗大。其中以吉備真備最為顯著,其在太宰府任太貳時,曾出任東海、
P.145
南海、西海諸節度使,仿唐式製造綿質襖冑各二萬二百五十具,以四十五具為一組,共分為五類。因五行之色而盡染板為碧、赤、黃、白、黑(註四)。天豐寶字七年(七六二年),淳仁天皇廢儀鳳曆採用新的大衍曆,確係吉備真備所奏請者。嵯峨天皇弘仁九年(八一八年),菅源清公任式部少輔時,曾奏請令天下之儀式,男女之衣服,悉依唐制。改五位以上之位記,皆從漢式。此外對於諸宮殿院堂門閣等亦皆仿唐式,重新裝以扇框,並採取唐朝百官朝拜天子時之儀節,制定百官朝拜天皇時之舞踏儀式,亦為菅源清河公所奏請施行者(註五)。其他律令制度仿唐式,不勝枚舉。又第十九次遣唐使判官藤原貞敏為彈琵琶之名手,在唐時曾師唐之琵琶名家劉二郎學妙曲,劉氏驚賞其才華,贈以曲語十卷,並妻以愛女,當其回國時,劉二郎贈貞敏以紫檀、紫藤琵琶各一面。貞敏回日後,先後出任仁明、文德、清和等三代天皇雅樂師,掃部頭之職(註六)。至於畫師入唐後,亦頗為活躍,以模仿唐代名畫風景,例如第十九次遣唐使藤原常嗣在登陸中國,於赴長安途次揚州時,於龍興寺法華道場瑠璃殿南廊之壁上,看到所懸掛之梁朝畫家韓幹所畫南岳、天臺兩大師畫像,乃命其其傔從栗田家繼以絹本模寫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載其事云:「三月始畫南岳天臺兩大師像兩舖各三副,昔梁代有韓幹,是人當梁朝為畫手之第一畫家,若畫禽獸像,及乎著其眼,則能飛走,尋南岳大師顏影,寫著於揚州龍興寺,勅安置法花道場瑠璃殿南廊壁上,乃令大使傔從栗田家繼寫取,無一虧謬,遂於開元寺令其家繼圖絹上容貌衣服之體也,一依韓幹之樣」(註七)。日本遣唐使主要的目的,即在輸入唐代文物,是故每次遣唐使,不但在唐時間習學唐代進步的技術及優秀的藝能,而回國時,又提帶大批文物史籍及珍品寶物,現在奈良正倉院所
P.146
藏唐代文物,大部分為遣唐使所携歸者,其對於日本物質文明之啟發,有極大之影響。假使沒有遣唐使及留學生、學問僧之入唐輸入大唐時代光輝燦爛之中國文化,則日本文化之發展,當不知要延遲若干世經,這是日本史學家所共認者。
據「日本國見在書目錄」(註八)隋唐携歸書籍,總共一萬五千五百十六卷,其內容如下:
一、易家 | 一百十七卷 | 二、尚書家 | 一百十三卷 |
三、詩家 | 一百六十六卷 | 四、禮家 | 一千九百零九卷 |
五、樂家 | 二百零七卷 | 六、春秋家 | 三百七十四卷 |
七、孝經家 | 四十五卷 | 八、論語家 | 二百六十九卷 |
九、異說家 | 八十五卷 | 十、小學家 | 五百九十八卷 |
十一、正史家 | 一千三百七十二卷 | 十二、古史家 | 二百四十卷 |
十三、雜史家目錄 | 六百零十六卷 | 十四、覇史家 | 一百二十二卷 |
十五、起居注家 | 三十九卷 | 十六、舊事家 | 二十卷 |
十七、職官家 | 七十卷 | 十八、儀注家 | 九十五卷(目錄百五十四卷) |
十九、刑法家 | 一百十卷(目錄五百八十卷) | 二十、雜傳家 | 三百零六卷(目錄四百卅七卷) |
廿一、土地家 | 三百四十一卷(目錄三百十八卷) | 廿二、譜系家 | 十六卷 |
廿三、薄錄家 | 二十二卷 | 廿四、儒家 | 一百三十四卷 |
廿五、道家 | 四百五十八卷 | 廿六、法家 | 三十八卷 |
廿七、名家 | 四卷 | 廿八、墨家 | 三卷 |
廿九、縱橫家 | 三卷 | 三十、雜家 | 二千六百十七卷 |
卅一、農家 | 六十三卷 | 卅二、小說家 | 四十八卷 |
卅三、兵家 | 二百二十七卷 | 卅四、天文家 | 四百六十一卷 |
卅五、曆數家 | 一百六十七卷 | 卅六、五行家 | 九百十九卷 |
卅七、醫方家 | 一千三百零九卷 | 卅八、楚辭家 | 三十二卷 |
卅九、別集家 | 一千五百六十八卷 | 四十、總集家 | 一千五百六十七卷 |
以上所列,除少數為日本學者所撰述外,餘皆為遣唐使及留學生傳自中國者,對於促進日本文化進步,貢獻極大!
茲將日本自西元六三○年(唐太宗貞觀四年,日本舒明天皇二年)至西元八九四年(唐昭宗乾寧元年,日本宇多天皇寬平六年)為止,在此二百六十四年間,先後派遣入唐留學生於史籍可考者,列表於次:
留學生姓名 | 入唐年代 | 入唐使舶 | 歸國年代 | 歸國便船 | 留學期間 | 備註 | 典據 | ||||
巨勢臣藥 | 高宗永徽四年 | 孝德白雉四年 | 六五三 | 第二次遣唐使舶 | ? | ? | ? | ? | 日本書紀 | ||
永連老人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永徽五年 | 白雉五年 | 六五四 | 第二次遣唐使舶歸 | 二年 | 同上 | |
高黃金 | ? | ? | ? | ?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同上 | |
坂合部連磐積 | 永徽四年 | 白雉四年 | 六五三 | 第二次遣唐使舶 | ? | ? | ? | ? | ? | 奉天武天皇勅命撰新字一部凡四十四卷 | 同上 |
筑紫君薩野馬 | ? | ? | ? | ? | 總章四年 | 天智十年 | 六七六 | ? | 同上 | ||
韓島勝娑波 | ? | ? | ? | ?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同上 | ||
布師首磐 | ? | ? | ? | ?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同上 | ||
士師寄襖甥 | ? | ? | ? | ? | 開耀五年 | 天武十二年 | 六八四 | 搭新羅舶 | ? | 同上 | |
白豬央寶然 | ? | ? | ? | ? | 嗣聖元年 | 天武十三年 | 六八四 | 同上 | 同上 | ||
吉備真備 | 開元五年 | 養老元年 | 七一七 | 搭第十次遣唐使舶 | 開元二十二年 | 天平六年 | 七三三 | 搭第十一次遣唐使舶 | 十八年 | 入唐後在長安留學經史,回國時帶回唐禮一三○卷,大衍曆一卷 | 續日本紀 |
阿部仲麻呂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 | ? | 孝謙天皇勝寶五年與孝謙朝之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同漂流至安南後入唐,仕於唐,改名朝衡,官至散騎常侍,歿於唐。 | 同上 | |
大和長岡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開元二十二年 | 天平六年 | 七三三 | 搭第十一次遣唐使舶 | 十八年 | 入唐習刑名學,回國後與吉備同刪定律令二十四條 | 同上 |
船連夫子 | 天寶十一年 | 勝寶四年 | 七五二 | 搭第十二次遣唐使舶 | 天寶十三年 | 勝寶六年 | 七五四 | 搭第十二次遣唐使舶 | 孝謙天平勝寶六年十一月朝廷授以外從五位未接受 | 同上 | |
藤原刷雄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 | ? | 二九年 | 太師藤原仲麻呂之第六子,先後出任刑部大判事,大學校長、陰陽長,授從五位上。 | 同上 | |
膳大丘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 | ? | ? | 入唐後在長安國子監學儒學,歸國後為大學助教,旋為博士,神護景雲二年七月奏請尊孔子為文宣王,許之,授從五位下。 | 同上 |
高內弓 | ? | ? | ? | ? | 廣德元年 | 寶字七年 | 七六三 | 搭渤海使舶 | ? | 回國途上因海難航,船師終將內弓之妻高氏投入海中。 | 同上 |
褚山人 | ? | ? | ? | ? | ? | ? | ? | ? | ? | 原名不明,文苑英華有賈島「送褚山人歸日本」之詩。 | 文苑英華異稱本日傳 |
朴山人 | ? | ? | ? | ? | ? | ? | ? | ? | ? | 本名不明,文苑英華有釋無可「送朴山人歸日本」之詩。 | 同上 |
伊豫部家守 | ? | ? | ? | ? | 大曆十三年 | 寶龜九年 | 七七八 | 搭第十六次遣唐使舶 | ? | 入唐後學五經大義及切韻說文之字體,歸國後建議定孔子之享,坐為南面,舉為大學助教。 | 國史紀事本末 |
栗田飽田麻呂 | ? | ? | ? | ? | 永貞元年 | 延曆廿四年 | 八○五 | 搭第十八次遺唐使舶 | ? | 歸國後曾出任肥後守,後敘正位上。 | 日本後紀、續日本後記 |
丹福成 | 貞元二○年 | 延曆廿三年 | 八○四 | 搭第十八次遣唐使舶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二五年 | 以僧最澄之隨從身份入唐 | 傳教大師來臺州錄 |
橘逸勢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元和元年 | 大同元年 | 八○六 | 搭遣唐判官高級遠之舶 | 三年 | 入唐到長安歷訪明哲授業,唐朝文人呼之為秀才,回國後贈正五位下,因伴健岑之謀反受坐連,處以流罪。 | 文德實錄 |
伴始滿 | 開成三年 | 承和五年 | 八三八 | 搭第十九次遣唐使舶 | 以僧圓載隨從身份入唐,是否回國不明。 | 入唐求法巡禮記。 | |||||
春宛宿禰玉成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開成四年 | 承和六年 | 八三九 | 搭第十九次遣唐使舶 | 二年 | 為遣唐陰陽師兼陰陽請益入唐,傳入難義一卷,以教陰陽寮諸生,授正六位下陰陽博士。 | 續日本後紀 |
菅原梶成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二年 | 通醫術,因欲請問醫術上之疑問,受命入唐留學,歸國後出任鍼博士及侍醫,授正五位下。 | 文德實錄 |
長岑宿禰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二年 |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記云:留學僧圓載託送書信四通里角如意一柄至叡山。 | 入唐求法巡禮記。 |
伴須賀雄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請益生中唯一準許入長安。 | 同上 |
以上所列二十七名留學生,歸國後,對於日本政治、教育、醫學、文化,無不發揮其所學之才能。而予以日人更新之刺戟,故對於日本文化典章之發達,實有莫大之啟發作用,是為史學家所公認之史蹟。
隋唐以前,日本對我國文化、藝術、制度,僅依歸化人消極的輸入。到了唐代,則以積極派遣留學生及學問僧以期直接移植我國文化於日本。因此,我國文化東漸當以唐代為最盛,日本中古文化制度,都模仿唐制,其直接移植唐朝文化制度,則為留學生及學問僧。唐以前日本吸收我國文物制度,以儒家為主體,唐代學問僧,則以吸取佛教文化為要,而入唐留學僧,因入唐不易,在唐時期,用盡心機,以期獲取佛學知識。對於移植中國文物制度於日本,其功績較之留學生,則有過之無不及,其中有不少僧侶在日本佛教史上留下不朽的盛名。這可從空海大師於延曆廿三年隨第十八次遣唐使入唐,於同年八月
P.152
十日到福州長溪縣時,致書福州觀察使請求入京一事可窺見其概:
空海致福州觀察使之書曰:
「日本國留學沙門空海啟,空海才能不聞,言行無取,但知雲中枕肱,雲峯喫茶,逢時乏人,選留學末,限以二年,尋以一乘,任重人弱,夙夜惜陰,今承不許隨時入京,理須左右,更無所求,雖然居諸不駐,歲不我與,何得厚荷離家之憑空擲如矢之序,是故歎斯留滯,貪早達京,伏惟中承閣下,德高天心,仁善近遠,老弱連袂,頌德溢路,男女携禾,詠功盈耳,外示俗風,內淳真道,伏願顧彼弘道,令得入京,然則早尋名德,速遂所志,今不任陋願之至,敢塵視聽,伏深戰越,謹奉啟以聞」(註十一)
當時入唐留學僧侶,與留學生一樣,亦分為長期留學之學問僧及短期留學之請益僧兩種。光仁朝以前之留學僧大都為學問僧,以後則多為請益僧。而留學僧侶中,最顯著者,則為道昭就玄奘法師學法相宗,道慈就學三論法相於長安,其學業之優,極為唐玄宗所稱讚。歸國後,仿長安西明寺而建立大安寺。玄昉學法相宗於唐,歸國時携經論五千餘卷,住興福寺,頗受日廷優待。
日本天臺宗開宗祖師最澄(傳教),其於延曆二十三年(八○四年),與弟子義貞隨遣唐使入唐,依天臺山國清寺道邃學天台教,及佛瀧寺行滿座主學密教,翌年歸國,並携歸經典二百三十四部四百六十卷。次年奏請開天台宗,並設戒壇。又與最澄同時入唐之空海(弘法大師),其學密教於長安青龍寺,留唐凡二年,大同元年(八○六年)回國,並携新譯經典一百四十二部二百四十卷,梵字真言讚等四十二部四十四卷;論疏章三十二部,一百七十卷,及真言宗始祖像。回日以後,先在高雄宣傳密教,
P.153
大同四年(八○九年)賜東寺建灌頂堂:弘化七年(八一六年),建金剛峯寺於高野山,承和二年圓寂。圓行於仁明承和五年(八三八年)隨唐使入唐,就學長安青龍寺義真阿闍黎,學真言密教;次年,又隨遣唐使回國,携回佛具十六種、經典一百二十三卷,貢獻朝廷。其與圓行同時入唐的圓仁(慈覺大師),亦於承和五年,初學梵語於揚州,經至五臺山,又至長安青龍寺,就義真學密教。在唐九年,於承和十四年(八四七)回國,並携回經典及詩書等五百八十四部八百二卷,並撰「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詳載他章),曾任天台第三代座主,頗受朝野信任。圓珍(智證大師),於仁壽三年(八五三),乘唐人欽良暉之船入唐,就福州開元寺學悉曇。八四五年巡禮天台山聖蹟,在越州開元寺就良讚學天台教,又學密教於長安,於八五八年由台州乘李延年之船回國。並携歸經典四百四十一部一千餘卷、道具法物十六種、碑銘文著拓本數種,於天安二年(八五六年)抵日,其與唐詩人極為友好。當其歸國時,並獲贈風藻餞言,迄今還存於園城寺中。
真如,原為親王,平城之第三子,被廢出家,先依法隆寺道詮學三論宗,後依空海學密教阿闍黎位,八六一年,奉勅入唐,貞觀四年七月至太宰乘唐人張友信之船入唐,九月至明州,六年五月來長安西明寺,後由廣州入印度,卒於羅越國。
綜觀以上所舉入唐學問僧最顯要者,對於唐代佛教經典傳承及中國文化的傳播,實盡了最大之努力與貢獻,使日本中古時文物制度得有長足進步,實為舉目所覩。
茲將入唐學問僧一覽表列後:
P.154
留學僧姓名 | 入唐年代 | 入唐便船 | 歸國年代 | 歸國便船 | 留學期間 | 備註 | 典據 | ||||
道嚴 | 高宗永徽四年 | 孝德白雉四年 | 六五三 | 第二次遣唐使 | ? | ? | ? | ? | ? | 日本書紀 | |
道通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 | ? | ? | 同上 | |
道光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高宗儀鳳二年 | 天武六年 | 六七七 | ? | 二五年 | 入唐學律宗而歸,著有四分律抄撰錄文。 | 同上 |
惠施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 | ? | ? | 文武天皇二年任僧正 | 日本書紀僧綱補任 |
辨正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 | ? | ? | 懷風藻中之辨正另有其人,並非此之辨正 | 日本書紀 |
覺勝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殘於唐 | 同上 | |||||
僧忍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 | ? | ? | 同上 | |
惠照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 | ? | ? | 同上 | |
知聰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赴唐途中遭難而死 | 同上 | |||||
知辨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高宗永徽五年 | 孝德白雉五年 | 六五四 | 搭第二次遣唐使船回國 | 一年 | 同上 | |
道昭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高宗龍朔元年 | 齊明七年 | 六六一 | 搭第四次遣唐使舶歸國 | 八年 | 入唐就玄奘學法相宗又奉玄奘命學禪。携回經論甚多,歸國後週遊各地,盡力於社會事業,文武四年(七○○)圓寂,遺言火葬於栗原,日本火葬自此始,為法相宗第一傳。 | 續日本紀、三國佛法傳通緣起 |
定惠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麟德二年 | 天智四年 | 六六五 | 唐使劉生高之船 | 一二年 | 至長安惠日道場中就學於神泰,歸國開創大和多武峯 | 日本書紀貞慧傳 |
安達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 | ? | ? | 日本書紀 | |
道觀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 | ? | ? | 日本書紀 | |
義德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中宗嗣聖七年 | 持統四年 | 六九○ | 新羅使金高訓之船 | 三八年 | 同上 | |
道福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赴唐途中溺死海中 | 同上 | |||||
義向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惠妙 | ? | ? | ? | ? | 死於唐 | 同上 | |||||
智國 | ? | ? | ? | 死於唐 | 同上 | ||||||
智宗 | 高宗永徽四年 | 孝德白雉四年 | 六五二 | 第二次遣唐使船 | 嗣聖七年 | 持統四年 | 六九○ | 新羅使金高訓之船 | 三八 | 同上 | |
義通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赴唐途中溺死海中 | 同上 | ||||||
妙位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永徽五年 | 白雉五年 | 六五四 | 第二次遣唐使船 | 二年 | 同上 | |
法勝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智通 | 顯慶三年 | 齊明四年 | 六五八 | 新羅船 | ? | ? | ? | ? | ? | 入唐就玄奘受無性眾主生義,傳法相宗,為日本第二傳 | 三國佛法傳通緣起 |
智達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 | ? | 偕智通入唐就玄奘習無性眾生義,傳法相宗,為日本法相宗第二傳。 | 同上 | |
道久 | ? | ? | ? | ? | 咸享二年 | 天智十年 | 六七一 | ? | ? | 日本書紀 | |
淨願 | ? | ? | ? | ? | 嗣聖七年 | 持統四年 | 六九○ | 新羅使金高訓之船 | ? | 同上 | |
智藏 | 龍朔二年—咸享二年 | 天智時代 | 六六三—六七一 | ? | 嗣聖四年—十三年 | 持統時代 | 六八七—六九六 | ? | ? | 在吳越間就高學老學三論宗,為日本三論宗第二傳,七十三歲任僧正。 | 三國佛法傳通緣起 |
辨正 | 嗣聖十八年—十二年 | 大寶年中 | 七○一—七○三 | 第八次遣唐使船 | ? | ? | ? | ? | ? | 謁唐玄宗,以善圍棋見愛,殘於唐 | 懷風藻 |
道慈 | 嗣聖十九年 | 天寶二年 | 七○一 | 第八次遣唐使船 | 開元六年 | 養老二年 | 七一八 | 第十次遣唐使船 | 一七年 | 到長安學三論法相與神叡同為釋門之秀,著有愚志一卷,歸國後仿唐長安西明寺之規模建大安寺,為日本三論宗第三傳。 | 三國佛法傳通緣起 |
智鸞 | 嗣聖十六年 | 文武三年 | 六九九 | ? | ? | ? | ? | ? | ? | 與智鳳智雄同入唐,共師智周學法相,為日本法相宗第三傳。 | 同上 |
智鳳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 | ? | ? | ? | 入唐就智周學法相宗,為日本第三傳。 | 同上 |
智雄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 | ? | ? | ? | 與智鸞同 | 同上 |
義法 | ? | ? | ? | ? | 景能元年 | 慶雲四年 | 七○七 | 新羅船 | ? | 續日本紀 | |
義甚 | ? | ? | ? | ?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同上 | |
總集 | ? | ? | ? | ?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同上 | |
慈定 | ? | ? | ? | ?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同上 | |
勝曉 | ? | ? | ? | ? | ? | ? | ? | ? | ? | 養老四年(七二○)十二月命與唐道榮同訂正轉經唱禮。 | 同上 |
行善 | 開元三年 | 元正靈龜一年 | 七一五 | ? | 開元九年 | 養老五年 | 七二一 | ? | 七年 | 同上 | |
玄昉 | 開元五年 | 養老元年 | 七一七 | 第十次遣唐使船 | 開元廿二年 | 聖武天平六年 | 七三四 | 第十次遣唐使船 | 一八年 | 入唐就智周學法相宗,携回經論五千餘卷,及諸佛像,為日本法相宗第四傳 | 三國佛法傳通緣起 續日本紀 |
理鏡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開元廿四年 | 天平八年 | 七三六 | ? | 與中天竺之婆羅門僧菩提僊那歸國。 | 續日本紀婆羅門僧正碑 | |
榮叡 | 開元二十年 | 天平五年 | 七三三 | 第十一次遺唐使船 | 入唐後學於洛陽長安,旋與普照共迎鑑真返國不果,七四八年病殘於唐。 | 延曆寺僧錄,唐大和上東征傳 | |||||
普照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天寶十二年 | 天平勝寶五年 | 七五二 | 第十二次遣唐使船 | 二一年 | 與榮叡同迎鑑真,七五九年奏請朝廷於道旁植果樹 | 唐大和上東征傳扶桑略記 |
玄朗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天寶二年 | 天平十五年 | ? | ? | 一一年 | 七四三年與普照、榮叡等共迎鑑真赴日不果。 | 同上 |
玄法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一一 | 同上 | 同上 |
業行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天寶十二年 | 天平勝寶五年 | 七五二 | 第十二次遣唐使船 | 二一年 | 與榮叡同勸鑑真赴日 | 續日本紀 |
行賀 | 天寶十一年 | 天平勝寶四年 | 七五二 | 第十二次遣唐使船 | ? | ? | ? | ? | ? | 入唐學唯識法華兩宗,携回聖教要文五百餘卷,又筆削法華經疏贊略唯識簽議四十餘卷,七九六為大僧者。 | 扶桑略記、續日本紀 |
戒融 | ? | ? | ? | ? | 廣德六年 | 寶字七年 | 七六三 | 送渤海使振鎌東之船 | ? | 續日本紀 | |
永忠 | 大曆初 | 寶龜初 | 七七○—七七五 | ? | 建中年間 | 延曆初 | 七八二—七九一 | ? | ? | 携回律品旋宮圖、日月圖各二卷 | 日本後紀元享釋書 |
戒明 | 天寶十一年 | 勝字四年 | 七五二 | 大曆十三年 | 寶龜九年 | 七七八 | 第十六次遣唐使船 | 二七年 | 携聖德太子所著勝曼、法華二經疏贈揚州新興寺靈佑 | 本朝高僧錄 | |
得清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 | ? | ? | 與戒明同携聖德太子著作入唐 | 續日本紀 |
智藏 | ? | ? | ? | ? | ? | ? | ? | ? | ? | 文苑英華有劉禹錫贈「日本僧智藏」之詩 | 文苑英華 |
鑑禪師 | ? | ? | ? | ? | ? | ? | ? | ? | ? | 文苑英華有司空圖贈「日本鑑禪師」之詩 | 同上 |
善議 | 天寶十一年 | 勝寶四年 | 七五二 | 第十二次遣唐使船 | 大曆十三年 | 寶龜九年 | 七七八 | 第十六次遣唐使船 | 二七年 | 三論宗名僧,八一三年八十四歲圓寂 | 日本後紀 |
最澄 | 貞元二年 | 延曆二十三年 | 八○四 | 第十八次遣唐使船 | 元和元年 | 大同元年 | 八○五 | ? | 二年 | 天台宗 | 日本後紀 |
義真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同上 | 天台宗 | 叡山大師傳 |
空海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八○六 | 遣唐判官高階遠成之船 | 二年 | 入唐師事惠果學密宗,携回新釋經等一百四十二部二百四十卷 | 御請來目錄 |
靈仙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入唐居五臺山數年,後在靈境寺被毒殺 | 入唐求法巡禮記 | |||||
圓基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永貞元年 | 延曆二十四年 | 八○五 | 第十八次遣唐使船 | 二年 | 圓珍行歷抄 | 圓珍行歷抄 |
金剛三昧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 ? | ? | ? | ? | 原名不明,為日本唯一入天竺僧,八一八年與蜀僧廣昇同登峨眉山 | 入竺日本僧金剛三昧傳 |
常曉 | 文宗開成三年 | 仁明承和五年 | 八三八 | 第十九次遣唐使船 | 開成四年 | 承和六年 | 八三九 | 第十九次遣唐使船 | 二年 | 入唐未獲准往長安,乃在淮南栖壽寺就文㻮學密教,帶回經論三十一部六十三卷並佛像佛具等。 | 續日本後紀,常曉和尚請來目錄 |
義澄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戒明之德弟 |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 |
戒明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二年 | 真言請益錄,入唐未許入長安 | 同上 |
圓仁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大中元年 | 承和十四年 | 八四七 | 新羅使船 | 九年 | 在楊州就宗㻮學梵語,後至長安就元義學密教,又從天竺寶月學悉曇,帶回經論疏五百八十四部 | 同上 |
圓行 | 文宗開成三年 | 仁明永和五年 | 八三八 | 第十九次遣唐使船 | 開成四年 | 承和六年 | 八三九 | 第十九次遣唐使船 | 二年 | 空海之弟子,真言請益僧,入唐師事青龍寺義真學密,教携歸經論疏六十九部一百二十三卷等。 | 同上 |
義真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為最澄通譯入唐。 | 傳教大師行記 |
惟正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大宗元年 | 承和十四年 | 八四七 | 新羅商船 | 九年 | 圓仁之弟子,圓仁在唐時常侍左右 | 入唐求法巡禮記 |
惟曉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圓仁之弟子,從圓仁入唐,歿於長安。 | 同上 | |||||
圓載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乳符四年 | 元慶元年 | 八七七 | 唐商李延之船 | 卅九年 | 最澄之弟子,元慶六年回國途中溺死。 | 同上 |
仁好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會宗三年 | 承和十年 | 八四三 | 新羅人船 | 六年 | 圓載之弟子,從圓載入唐,後回國請衣糧金再度入唐。 | 同上 |
順昌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六年 | 圓載之弟子,與仁好同歸國向日廷請求衣糧。 | 同上 |
仁濟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圓載之弟子,是否回國不詳。 | 同上 | ||||||
圓修 | 會昌三年? | 承和八年? | 八四○? | 圓珍行曆抄云永和十年登天台山,聞圓載犯忌大為慨嘆。 | 行曆抄 | ||||||
圓覺 | 開成三年 | 承和五年 | 八三八 | 第十九次遣唐使船 | ? | ? | ? | ? | ? | 八四○年以後久居五臺山,後曾至長安抄經。 | 智證大師請求目錄 |
慧萼 | 八四一—八四四年 | 八四二—八四七 | 天台宗。 | 續日本後紀 | |||||||
慧運 | 八四二 | 八四七 | 真言宗 | 安祥寺慧運傳 | |||||||
圓珍 | 八五三 | 八五八 | 天台宗 | 行曆抄 | |||||||
性海 | 八四六 | 八四七 | 天台宗 | 入唐求法巡禮記 | |||||||
閑靜 | 八五三 | 八五八 | 天台宗 | 行曆抄 | |||||||
的良 | 八五三 | 八五八 | 天台宗 | 同上 | |||||||
豊智 | 八五三 | 八七七 | 天台宗 | 日本三代實錄 | |||||||
真如法親王 | 八六二 | 歿於天竺 | 真言宗 | 頭陀親王入唐略記 | |||||||
賢真 | 八六二 | 八六三 | 真言宗 | 同上 | |||||||
忠全 | 八六二 | 八六三 | 真言宗 | 同上 | |||||||
宗叡 | 八六二 | 八六五 | 真言宗 | 禪林寺僧正傳 | |||||||
以船 | 八七四 | ? | ? | ? | ? | ? | 日本三代實錄 | ||||
濟詮 | 八七七 | ? | ? | 天臺宗 | 同上 | ||||||
三慧 | 八八二 | ? | 天臺宗 | 智證大師傳 | |||||||
好真弘舉 | ? | ? | ? | ? | ? | 在唐好真之牒文,寬平五年,日廷飭太宰府賜在唐弘舉之衣糧 | 入唐五家傳 |
以上所舉入唐留學僧侶,僅舉其顯著者,未載史傳而遺漏者,在所難免。或者僅知其名,而不詳其事蹟者亦有之。即如金剛三昧(註一)、靈仙三藏(註二)都為入唐留學僧,對佛法深有研究者,近年來始闡明其事蹟。其中不知姓名者,當不知多少。這些高僧都甘冒萬里波濤,置生死於不顧,寄望於日本文化發達,勇敢直赴的偉人。或有為遣唐留學生,學問僧侍從,或任譯語者,雖未列為留學生,但常隨留學生,共甘苦,其功績足堪追述者,例如丁雄萬(註三),初於承和五年為遣唐使船之水手入唐。其隨請益僧圓仁行動,巡禮五臺山,留學長安,圓仁在唐十餘年間,常期隨從,同受辛苦。仁壽三年,又為請益僧圓珍譯語,再度入唐,奔走不休。圓仁、圓珍二僧,於日本佛教史上有不朽功勳,而丁雄萬卻隱功於勳者,亦為不應忘者。
註一:金剛三昧本名不傳,是日本唯一入天竺僧,唐元和十三年(弘仁九年),與蜀僧廣昇共登峨眉山,見西陽雜俎。這是新材出博士摘於日本南國關係史料補遺(藝文第六年九號)。
註三:圓仁之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姓名為丁勝小麿,後改名丁雄萬。圓珍行歷抄名丁萬。
以上三註明:見林宮泰彥之日華文化交流史之一五六頁。
由於入唐留學僧不絕於途,兼以唐僧及新羅僧往來日本,因此,佛教經典大量輸入日本,最著名者,則為玄昉自唐回國,携有經論一千七十六部合五千四十八卷及各式佛像,其所携歸數目正與唐玄宗開元初所編修之開元大藏經之部數一致。其餘尚有入唐留學僧及唐僧赴日時携入大批佛典,不勝枚舉。
日本入唐留學僧,或因時間太短,而入唐不易,故在唐時間,乃盡量抄寫各種經典,以備携回日本,從長學習。即如空海入唐後,在長安之青龍寺師惠果學習密教,秉承師意,令供奉丹青李真外十餘人,抄寫兩部大曼荼羅等十鋪,並集經生二十餘名,專抄金剛頂等之密部經典,復請供奉鑄博士趙吳代為造鑄所用道具,茲將入唐八家所携回之經典及佛物列後:
最澄
經論章疏傳記等凡二百三十部四百六十卷。
台州求得者一百二十八部三百四十五卷。(內有天台法門二百餘卷)。
越州求得者一百零二部一百十五卷。(內有陀羅尼法門三十餘卷)。
真言道具等十餘種拓摺真跡等十七種。
空海
經論章疏傳記等凡二百十六部四百六十一卷。
新譯經等一百四十二部二百四十卷。
梵字真立讚等四十二部四十四卷。
P.165
論疏章三十二部一百七十卷。
真言道具九種。
胎藏金剛界等曼荼羅祖師影等十鋪。
惠果阿闍梨付囑物十三種。
常曉
經論章疏傳記等凡三十一部六十三卷。
大元帥大悲身像一軀。
大元帥本身將部曼荼羅一鋪。
大元帥忿怒身像一軀。
其他佛像軀、佛具數種。
圓行
經論章疏傳記凡六十九部一百二十三卷。
新譯來真言二十六部三十三卷。
梵字三部四卷。
顯教論疏章四十部八十八卷。
佛舍利三千餘粒。
P.166
義真阿闍梨咐囑物三種。
佛像曼荼羅十二種。
真言道具十六種。
圓仁
經論章疏傳記凡五百八十五部七百九十四卷。
揚州求得一百二十八部一百九十八卷。
五臺山求得者三十四部三十七卷。
長安求得者四百二十三部五百五十九卷。
揚州求得胎藏金剛與部曼荼羅諸尊壇樣高僧真影及舍利廿一種。
五臺山求得五臺山土石等。
長安求得胎藏金剛兩部曼荼羅諸尊壇樣道具等廿一種。
圓珍
經論章疏傳記等凡四百四十一部一千卷。
真言道具十六種。
曼荼羅數種。
雜碑銘文等石摺數種。
宗叡
經論章疏傳記等凡一百三十四部一百四十三卷。
真言道具八種。
曼荼羅圖樣等十餘種。
佛舍利七十粒。
惠運
經論章疏傳記等凡一百八十卷。
以上所述為入唐八家携回經典總數,其中以天台宗及密教經典居多數。對日後日本天台、真言兩宗發展貢獻極大。尤以携回梵文或梵漢兩文之陀羅尼真言儀軌讚等,對於日本平安朝時代之佛教藝術影響頗大。梵字書籍之輸入,不特促進悉曇學(梵語學)大興,並使日本音韻學得以發展,日本五十音表之排列,即因梵語學之影響得以形成。入唐留學僧,除携回佛典外,並携歸儒家史書典籍詩文雜記,或摺本真跡之類。圓仁入唐所求經教目錄中記載:
一、揚州求得者有:
大唐新修定公卿士庶內族吉兇書儀三十卷(鄭餘慶重修定) |
開元詩格一卷 |
祇對義一卷 |
判一百條(條一修)一卷(駱賓王撰) |
祝無膺詩集一卷 |
杭越寄和詩集一卷 |
詩集五卷 |
法華經廿八品七言詩一卷 |
二、長安求得者有:
嗣安集一卷 | 百司舉要一卷 | 兩京新記三卷 |
皇帝拜南郊儀注一卷 | 丹鳳樓賦一卷 | 詩賦格一卷 |
杭越唱和詩一卷 | 進士章懈集一卷 | 台山集雜詩一卷 |
僕郡集一卷 | 莊翺集一卷 | 白家詩集六卷 |
李張集一卷 | 杜員外集二卷 |
最澄之「法門道具等目錄」中之「書法目錄」所載書法類有:
趙模千字文(大唐石摺) | 歐陽詢書法(大唐石摺二枚) |
大唐聖教序(大唐石摺) | 王義之書法(大唐石摺一枚) |
真草千字文(大唐石摺) | 褚遂良集一枚(大唐石摺) |
天后聖教碑(大唐石摺) | 安西內出碑(大唐石摺) |
台州龍世寺碑(大唐石摺) | 梁武帝評書(大唐石摺) |
潤州牛頭山第六祖師碑(大唐石摺) | 天臺佛窟和上書法一枚(真跡) |
王羲之十八帖(大唐石摺) | 兩書本一卷(此間書) |
開元神武皇帝書法(鶺鴒大唐石摺) | 真草文一卷(此間書) |
古千字文(此間書) |
宗叡之「書寫請來法門等目錄」所載有:
都利事新經一部五卷 | 七曜二十八宿曆一卷 |
七曜穰災決一卷 | 六王名例立成歌一部二卷 |
明鏡連殊一部十卷 | 秘錄藥方一部六卷 |
削繁加要書儀一卷 | |
西川印子唐韻一部五卷 | |
西川印子玉篇一部三十卷 |
在遣唐使時代,日本遣唐僧不但携歸大量佛經,中國文化書籍亦隨同輸入日本,促進日本啟發文明光彩運動,是故在此文化啟蒙運動過程中,佛教文化對於日本文化的洗禮,不僅居於重要地位,並且使佛教藝術,得在日本發揚光大。誠如陳水逢氏云:「而這些佛教文化及佛教藝術之得在日本滋長發達,終能使日本之藝術史上有一悠久的文化時代,成為藝術的中心」(註十)。日本王朝時代之藝術,雖以
P.170
佛教藝術為其中心,但日本藝術所受之影響,可分為三期:一、由漢、南北朝、隋唐傳入日本者,二、經朝鮮半島由南北朝傳入日本者,三、由印度、亞細亞,而與南北朝、隋唐相匯合後傳入日本者。西村真次博士所著:「日本文化論」,曾把中國藝術傳入日本之情況列表如次:(薩珊即波斯之薩珊王朝Sassanidae)
由以上所述,我們可以窺見日本文化、學藝、宗教等,全受中國唐代文化的薰陶,尤以受佛教文化薰染最深,是史學家所公認者。
唐代中日交通往來之頻繁,由於唐舶往來兩國間之不斷,這時入唐請益僧或學問僧,大都乘唐舶來往。要是乘遣唐使舶往返中日間,實在不易,而遣唐使舶平均,差不多每二十年一次。因此,當時入唐日僧,十之八七乘唐舶。就如惠萼往來中日間三次,都乘唐舶,他始於仁明天皇承和八年秋入唐,這時巡禮五臺山,冬過天台山。翌年春為向本國求五臺山供料(註一),乘李隣德舶歸國。次於承和十一年入唐,文德實錄載惠萼携橘皇后所作繡文袈裟及寶幡鏡奩等入唐(註二),施與五臺僧,故又到五臺山施僧
P.172
供養。承和十四年(註三)六月,乘張支信舶歸國。元亨釋書載:他至杭州鹽官縣雷池寺謁齊安國師(註四),伴其弟子義空歸國。第三回(註五)貞觀四年隨從真如法親王入唐,於翌年歸國。後世書傳其入唐年代有種種說法,就因他奉師命於承和十年為向日廷請求衣糧歸國(註六),翌年携日廷所賜黃金二百兩,再度入唐(註七)承和十四年六月同惠萼等歸國(註八)。
當時日本入唐無論為請益僧,或學問僧,都先下筑紫,至博多等候便船。回日大都在楚州尋覓便舶歸國。楚州新羅坊的譯語劉慎言,當時赴長安或五臺山日僧,常與他通訊,託其代覓便舶。圓仁、圓載、惠萼、仁好、性海等,或於仁明、文德時之入唐僧,都託其覓舶,於是當時入唐僧侶尋覓便舶,並沒有一般想像的困難。
當時入唐之日僧在唐期間極短,最長的圓仁為八年,惠運、圓珍為五年,在奈良以前,多達二十年、三十年。但以圓載而論,承和五年隨遣唐使入唐,元慶元年時於歸國途中,遇難溺死。其在唐三十八年零九個月,這見於圓珍行歷抄等(註九)。他在唐貪圖國家糧食,蓄妻不修正業,這給當時入唐僧極大的批評。這當然是屬於例外。
當時留學期間極短,普通為一、二年,超過五年時間的已經很少。而短期留學,只限於請益僧、還學僧。所謂還學僧,即隨遣唐使往還,等於觀光性質。所謂請益僧,即在未入唐民前,對佛法還有研究而有疑問不能自決,請求碩學大德釋疑。例如仁明朝之請益僧圓仁(註十),携延曆寺未決疑義三十條入唐,往天臺山國清寺請碩德高僧以解決疑義。又如隨十九次遣唐使之菅原梶成在未入唐以前已明達醫經,熟
P.173
習診察,然因為尚有醫術上之疑義,必須請問,日廷乃命其入唐請益(見文德實錄)。所謂學問僧,其在本國學問已有相當根柢,但到唐朝除學習唐語外,溫習本國所曾習之學問。當濟詮入唐(註十一),謁圓珍時,探問唐朝風俗,及重在學習唐語之外,果能熟習唐語,即有相當地位,可充譯語。最澄入唐時,其徒義真從幼學漢音,能通唐語,因此,充當譯語。圓珍入唐,前與圓仁同行之丁雄萬,在唐十年時間,充其譯語。因此,彼等留學期間雖短,但其所得卻很多。各人抄寫及携歸經論章疏,多達數百部。最澄(註十二)於台州龍興寺凡三個月,入天台山學教義,一面雇經生數十人,台州刺史陸淳寄贈紙張,抄寫經論一百二十八部三百四十卷;又聞越州龍興寺藏經疏甚多,更前往觀,就順曉學祕密灌頂教,於同寺得真言及雜經迹等一百二部一百一十五卷,於此可見其一斑矣。這時入唐之學問僧,隨前往者不少。主要為充當抄寫搬運經論等任務,圓仁之從僧惟正、惟曉,及行者丁雄萬,常與圓仁同甘苦,扶助其學業,詳見圓仁入唐習法巡禮記。
遣唐學問僧、留學生,在唐時間不論長短,但其生活所需的費用也如隨遣唐使入唐者之數。則照延喜式三十所載:日廷所賜遣唐大使、副使、判官、錄書、譯師、醫師、留學生、學問僧、還學僧等物品(已如前述),即以此物品充當生活費用。如果單獨入唐之學問僧,日廷亦飭令當地政府賜贈物品。貞觀十六年的船入唐時(註十三),飭大宰府賜管內正稅稻千束,同十九年濟詮、安然、玄照、觀溪等入唐(註十四),特賜御府黃金,其他於此可知矣。不論在唐時間多久,但生活學費如發生困難,只要向本國政府請求衣糧,日廷馬上託便人贈送黃金。例如仁明朝之學問僧圓載,向本國請求衣糧,承和十年遣仁好回國,
P.174
日廷因請益僧圓仁,學問僧圓載等遠遊異域,缺乏旅費,便託仁好各賜黃金二百兩。又寬平五年,據在唐僧好真之牒文,乃飭令大宰府給衣糧使完成在唐之弘舉(註十五)。又桓武朝之學問僧,唯一參與唐朝譯經事業之日本僧靈仙(註十六),天長二年(八二五年)託渤海使上表求衣糧,淳和天皇特賜百金,由渤海僧貞素轉給。靈仙感聖恩之浩蕩,乃託貞素奉獻一萬粒舍利,新譯經二部;淳和天皇復託貞素賜百金。天長五年貞素至五臺山靈境寺訪靈仙,其既遷化,因此,甚為悲傷,並弔書詩一篇,慰其英魂。當時唐朝,不但有日本、新羅、渤海等使,及四方諸國,都派遣學生、學問僧至唐學習。唐朝對這些學問僧,亦給多種方便,予以照顧。聖武朝之學問僧榮叡、普照、玄朗、玄法等,唐朝每年賜絹二十五疋,並給四季時服。仁明朝之學問僧圓載,唐廷特賜給五年之衣糧。日僧在樸素僧院生活,時常有信徒布施,如遊歷諸方寺院,各州以龍興寺、開元寺為始,就寺院求食寄宿,而寺方可請求民家施與旅行費用。因此,這些在唐日僧,不論時間長短,在生活上絕無困難。圓仁與弟子惟正、惟曉,行者丁雄萬,自登州到五臺山凡二個月間,到處領受施與旅費,詳於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記,於此可見唐朝優待日僧一斑矣。反觀今日我國赴日求學的僧尼,不但食住要自備,即連研究佛法,亦需要繳學費。其他更不必說,世道人心,古今不可同日而語也。
入唐日本之留學生,由於不虞衣食之匱乏,且有足夠資財以供研究生活費用,可與中國文人學士禮尚往來;久而久之,不僅衣食住全為唐人同化,甚至連姓名也倣唐化,也是娶唐入婦女生混血兒。日本書紀載白雉五年,具有別倭種韓智興、趙元寶二人,隨從遣唐使來朝,所謂別倭種,就是日本留學生娶
P.175
唐人婦女所生混血兒。又於大寶中入唐,以圍棊見寵於玄宗之僧弁正,於唐地生朝慶、朝元二子(註十七)。朝元來朝,父姓秦氏名來,聖武朝為遣唐使判官入唐,歸朝後歷任圖書頭、主計頭等職。又天平勝寶六年學年高內弓隨其妻高氏,男廣成、綠兒、乳母等,乘送渤海使板振鎌束船歸朝時,海上遇暴風,鎌束因遭風難,因有異邦婦女在船中,命水手等將內弓之妻、綠兒、乳母等擲於海中,至為悲慘(註十八)。不僅娶唐女,即在生活飲食調烹法及服裝形式,亦都由遣唐留學生傳入日本。平安朝初葉,漢法的烹飪法,常為朝廷採用賜宴。延曆二十二年三月為遣唐大使藤原葛野麻呂、副使石川道益餞宴,即以漢法烹飪。弘仁四年九月皇大弟設宴清涼殿時亦以漢法。又嘉祥二年十月賀仁明天皇四十歲,及賀嵯峨太后,所獻各種物品,以黑漆棚子二十基,在禮品中盛裝唐餅。唐茶早於奈良時代傳入,初時專供藥用。降及平安時代,傳教大師將茶種傳入,入唐留學僧傳入喝茶之道,故中國喝荼的風氣,遂傳入日本,終成為日本生活之一。嵯峨天皇弘仁六年四月至近江滋賀之韓埼,過梵釋寺時,該寺大僧都永忠親煮茶奉獻,即賜御。永忠為寶龜初年留唐學僧,由於平常喜喫茶,因此,從這年起,即命畿內、近江、丹波、播磨等國徧植茶種,定為每年調物。凌雲集中就有嵯峨天皇詠茶詩句:「肅然幽興處,院裏滿茶烟」。夏日駕臨藤原冬嗣閑居院,亦有御製句:「吟詩不厭搗香茗,乘興侷宜聽稚彈」等,於是可知其對茶逐漸有風雅興趣。
在住宅方面,上流社會逐漸採用唐人式樣。天平十年建立之法隆寺傳法堂,以及光明皇后御母橘夫人所建住宅,却是當時唯一唐風貴族邸宅的構造。聖武天皇神龜元年十一月,採納大政官獻策,以京師
P.176
為帝王所在之地,萬國朝會之所,不壯麗華貴不足以表威德為由,因此,飭令有司凡居於都城奈良官拜五位以上及庶人之有力營造者,皆構瓦舍,屋瓦塗以赤白色。藤原時代天皇寢殿構造,各各建築樣式,建築物與庭園的調和,都極盡優美發揮無比典雅的國風,建築的嚴正,左右均齊的配置,完全係受唐制的影響。中國人固有的趣味,可於中國的宮殿、寺觀、廟、官衙、陵墓等看出一切建築的方針。而平民住宅以主人居住之大房為中心,後為夫人居住之後房,大房之前有稱為院子之廣庭,左右有相對之廂房,以供家族居住,此等諸房皆以遊廊連結之,他如廚房、奴僕房屋、堆積物件之貯藏室等無不倣自中國式者(註十九)。
當時遣唐留學生與學問僧,因其入唐的目的不同,其所學各有專門學術與技能。留學生遠不及學問僧人數多,且單獨入唐留學機會較少,大都隨從遣唐使赴長安,均入學於國子監六國館,所學都屬專門學業。在入唐學生中最著名者,乃元正朝吉備真備,留唐十八年,博學經史眾藝。日本留學生能揚名於文史者,僅先有真備與朝衡(阿部仲麻呂)二人。其次為孝謙之膳大丘於長安國子監學經史儒學,歸朝後任大學教授,旋為博士;神護景雲二年七月奏請尊孔子為文宣王,對於奈良朝興隆與有力焉。專門學法律者,則有大和長岡,從少年即好學刑名,潛心研究,後與真備等同入唐請益僧,歸國後不僅當時法令專家,凡有法律疑義,皆請教於長岡,他與真備同刪定律令二十四條。辨別輕重之錯誤、矯正首尾之差違,對於日本刑法貢獻不少。在文學上最著名者,則有桓武朝之橘逸勢,唐人稱為橘秀才。其他仁明朝之春苑玉成為遣唐陰陽師兼陽請益學陰陽入唐,傳入難義一卷,以教陰陽寮諸生。旋為陰陽博士,對
P.177
於日本天文知識貢獻不少。菅原梶成為遣唐醫師兼醫請益生奉命入唐學醫術,歸返出任鍼博士及侍臣,對於日本醫學發達多所貢獻。由於留學生比學問僧少,前後無多大變化;反之,學問僧方面,從時代及遊歷場所不同,其所學宗派不同。因此,傳去之佛教,對日本文化的影響,也就隨時而有變遷,這請參閱各節所述,不難明其梗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