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經典傳譯與中國佛敎之建設
顯示頁碼 關閉頁碼 回目錄

中印佛敎交通主要的任務,即在溝通中印文化。自後漢明帝迄唐開元,凡七百年間,據開元釋敎錄載:共譯出大小乘經論,二二七八部,七○四六卷,壹百七十六人,這是包括真偽的紀錄。據元代法寶勘同錄統計,自後漢明帝至元代初期,凡一千二百年間,歷代譯家,一百九十四人,譯出經論一千三百三十五部,五千三百九十六卷。在此長期譯經史上可分新舊二時期:先就舊譯家,當以姚秦之鳩摩羅什為主要代表,次則以後漢支婁迦讖、安士高、吳之支謙、西晉之竺法護、東晉之佛陀跋馱羅、北涼之曇無讖、北魏之菩提流支、陳之真諦等,皆屬這一時代譯經之大師;此一時其又可謂為外人主譯期。次就新譯家,當以唐代玄奘為主要代表,玄奘留印十七年,博究五印之方言,精通敎義之奧蘊,親炙戒賢論師,歸國以來,創制新譯法,努力移植佛典之原義,遂開譯經史上這新紀元,而譯出一千三百餘卷經論,為曠古以來偉大之譯家。玄奘以後,義淨、金剛智、不空等,各自發揮獨到的敎義,這一時期為本國人主譯時期。前者謂之意譯,後者則謂之直譯,新舊兩譯於譯經史上,先後相映,三藏靈文具備,於是完成中國佛敎建設的基礎。

第一節 佛敎經錄之編纂

翻譯著述既繁,則目錄的編纂,極為重要。況乎佛敎三藏經典浩如煙海,在印度經四次結集(編纂)

P.266

,遂使三藏靈文保持完整不散。經典傳入中國,經長期翻譯,其譯出經典不論為五千卷,抑為七千卷,愈翻愈多。如此輝煌偉績的歷史文獻,其在我國學術界固佔最重要的地位,不唯影響我國學術及倫理道德,而對中國佛敎之建設,更有無比的價值。為防止法寶散逸亂離,自有編纂經錄的必要,以供後來學者研究之參考。首創編輯目錄者,則為東晉道安編定綜理衆經目錄,是為中國佛敎經錄中最古之經錄。自此,各家大小經錄之編纂,多達六十種以上,歷時變遷,現今僅存二十餘種,可謂盛極一時。但其中精粗得失頗不一致,其組織嚴密所錄較可信者,則為「開元釋敎錄」。此為唐開元十八年(七三○年),智昇所撰,其於典籍區分,翻譯來歷,敘述簡當,其統計當時存錄經典,凡一千○七十六部,五千○四十八卷,後來每視此為藏經之定數。而通稱藏經五千卷,可見其影響之大。茲據開元釋敎錄卷十,敘述古今目錄,凡四十種,但其中有系統可資參考的著述,不過什之一二,今擇述於次:

(一)經錄,卷數無考,東晉釋道安撰,今佚,簡稱安錄。高僧傳謂:『自漢魏迄晉,經來稍多,而傳經之人,名字弗說,後人追尋,莫測年代。安乃總表名目,表其時人,銓品新舊,撰為經錄,是佛典譜錄,安實作始。今其書久佚,但僧祐之出三藏集記,自卷二至卷五,皆補續安錄,其有增訂,類皆註出。』今可依據祐錄中推出安錄原本。猶漢書藝文志,可當劉歆七略讀也。據祐錄推出安錄篇數如下:一、撰出經律論錄,二、條解異出經錄,三、古異經錄,四、失譯經錄,五、涼異經錄,六、關中異經錄,七、疑經錄,八、注經及雜經志錄。於此可知安錄內容梗概矣!

(二)衆經錄四卷,東晉道流、道祖同撰,今佚,見開元錄。



P.267

(三)衆經目錄二卷,蕭齊釋玉宗撰,今佚,見祐錄。

(四)元魏衆經錄十卷,永熙間敕舍人李廓撰。今佚,見長房錄。前六卷以大小乘經律論分類,第七卷未見本,末三卷辨偽經。

(五)梁代衆經目錄四卷,天監十七年敕沙門寶唱撰,今佚,見長房錄。

(七)出三藏集記十五卷。梁僧祐撰,今存,簡稱祐錄。現存經錄中,殆以此為最古,較可徵信。本書著述之確實年代不明,但文中有天監九年(五一○)之語,是必書成其後也。本書最大之特色,即在保存道安經錄之一部,前五卷踵安錄之舊,加以釐訂,先分年代,以譯家先後為次,列舉各家所譯書目。次列各經重譯及異名者,次敘律藏,次敘佚本,次辨偽經。第六卷至第十二卷,錄各經典序文。第十三至第十五卷,譯家傳記。祐為惠遠再傳弟子,即著釋迦譜弘明集的作者,研究中國佛敎史的學者,當要明記此公。但其書考證失實處,雖在所難免,但仍不失為今之治佛敎史學者良好參考之一。

(八)隋衆經目錄七卷,開皇十四年敕法經撰,今存。本目錄備載西土及此土賢聖之撰述,用意周到,為其特色,內分大小乘經律論各一錄,共六錄。每錄皆分一譯,異譯,失譯,別生,疑惑,偽妄六門。末附西域及此方集傳著述一錄。後世編集佛藏體例,此為其開端。唐智昇嘗參此錄四誤,然其大體固正確可信也。

(九)歷代三寶記十五卷,隋開皇十七年費長房撰,今存,簡稱房錄。

費長房為隋代譯經學士,因不滿官本經錄,故別撰此。第十二卷前,以年代分;十三、十四卷,記重

P.268

譯失譯;十五卷列總目,現存古錄中此最繁博,亦極踳駁。道宣云:『房所撰者,瓦玉相謬,得在繁富,未可憑信』(內典錄)。智昇云:『房錄事實雜謬,其闕本疑偽,皆編入藏,竊為不可』(開元錄),於此可知房錄之聲價矣。

(十)隋衆經目錄五卷,仁壽二年敕撰,今存。

踵舊作,列總目,既無特色,更無甚價值。

以上兩目錄,殆為綜合南北朝時代佛敎文獻,為東晉以來經錄集成之寶庫,唯其編纂取材考核未精不無真偽混淆,實為美中不足耳。

(十一)大唐內典錄十卷,麟德元年道宣撰,今存,簡稱內典錄。道宣為唐代第一律師,其自序曰:『上集羣目,取訊僧傳,參長房等錄,務革前弊。』智昇稱其『類例明審,有作者之風。』於此可知其聲價矣。其以衆經傳譯所疑錄第一,翻本單重人代存亡錄第二,衆經分乘入藏第三,衆經舉要轉讀錄第四,衆經有目闕本第五,道俗述作注解錄第六,諸經支流陳化錄第七,所出疑偽經錄第八,衆經目錄始終序第九,衆經應感興敎錄第十。

(十二)古今譯經圖記四卷,唐沙門靖邁撰,今存。

邁為玄奘弟子,參與奘師譯經,在慈恩翻經堂,壁畫古今譯經圖。邁為之記,不過為房錄之節本,別無甚價值。

(十三)武周刊定衆經目錄十五卷,天冊萬歲元年敕明經等撰,今存。總數三六一六部,八六四○卷,多

P.269

踵房錄譌謬。

(十四)開元釋敎錄二十卷,開元十八年釋智昇撰,今存,簡稱開元錄。

本書成於開元十八年(七三○年),為以前各錄之綜集,復為以後各錄之示範,研究經藏,奉此為完備,別無其倫。本書共二十卷,前十八卷與後二卷判為兩類。前類更分總錄十卷,別錄八卷。總錄所收,乃依年代列舉自漢迄唐之各譯家記錄,則先揭所譯書目卷數,分其存缺,更註初載之經錄,原著者之名氏,譯出之次數,乃至譯出之年代、譯場、參加者,莫不備記,最後繫以譯者之傳記。錄末更舉古今經錄四十餘種,於其現存者一一加以批評。其次別錄,分為七條,考譯本之有無,明支流之別行,或補遺,或質疑,對於總錄之歷史的敘述,此蓋有重為組織之趣。內容整理,於茲大備。最末二卷,即為前說各錄之綜合,列舉現存經典五千零四十八卷,標出藏經之定數,遂為當時編輯藏經之標準。無論於編纂,或考核方面,本書殆無瑕疵,四庫提要嘗評之曰:「佛氏舊文,茲為大備」,於此可知本書內容完備及其聲價矣。

(十五)貞元釋敎錄三十卷,唐貞元十五年圓照撰,今存,簡稱貞元錄。

本書成於貞元十五年(紀元七九九年)。本錄為續開元錄之作,採錄開元以後新譯各籍,以為開元錄之補訂而已。

(十六)祥符錄 卷,今佚,見法寶勘同總錄。

(十七)景祐錄 卷,今佚,同上。



P.270

(十八)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十卷,元至元二十二年慶吉祥等奉勅撰,今存。

本書成於元二十二年(西紀一二八五年),我國譯經事業,始自東漢迄於元代告終,故本錄於各目錄可為最後之作。總括以前所有諸經錄,敘述簡要;尤有一特色,即將漢譯本與西藏文本對勘。其序云:「以西蕃大敎目錄,對勘東土經藏部帙之有無,卷軸之多少,損者完了,無者書之。」此為前代未有之業,惜所勘者,尚非巴利文或梵文原本。又於大乘經中等分顯密為二,皆其長處。

(十九)大藏聖敎法寶標目十卷,元居士王古撰,今存。

本書為解題提要體,在佛典經錄中,實為創作,分部全依開元錄,再經擷其大意。小經或僅數行,大經則分品詳說,其重譯之本,則並列擷之,卷首有克己序,謂「一覽之餘,全藏義海瞭然。」殆不誣也,唯各種譯人不標列,此為美中不足處。

(二十)釋敎彙目義門四十一卷,明釋寂曉撰,存佚待考,見閱藏知津。

本書見閱藏知津中,據知津凡例知其書,「但分五時不分三藏」。又從古判法分菩薩聲聞兩藏,就兩藏中各具經律論云。又「於重單譯中,先取單本,總列於前,重本別列於後,以先譯為主,不分譯之巧拙。」智旭評其為不當處。梁任公評論「此書價值,當不在焦就經籍志之下」云。

(二十一)閱藏知津四十卷,明沙門智旭撰,今存。

本書草於崇禎八年至永歷八年(紀元一六三五至五四年)二十年間完成,其主要藍本為寂曉之釋敎彙門標目,純屬解題書類,初學檢查,極為便利。所列典籍大都為內容摘要,遇有異譯,則標符號以別

P.271

主伴,以示各譯中之優秀。其對全藏組織銳意改革;而依天台五時另立五類,方等類中特判顯密為二,並依至元錄更整理之,以及別立雜藏,收容撰述,是其特長。惜作者囿於天台一家之說,大處區分既未得當,即摘各經論傳述源流一概未及,顯不得其網領,是其美中不足處。後世作者,就其成規加以考證,且於通行諸經一律加詳,則有益學界更偉矣。

以上所舉佛敎各種經錄,不唯保存歷代傳譯經典,以免散逸亂離,而為後世刋版藏經所依據,隋唐盛行書寫藏經,隋開皇年間,共有三二三五卷一切經。唐玄宗、德宗、開元、貞元年內,依釋敎錄整理共為五○四八卷,或五三九○卷,此為漢譯一切經總集成。又依開元釋敎錄整理入藏經律論,共四百八十帙,共五千四百八十卷,依千字文編號,唐代寫經多依此法。

第二節 佛敎宗派之創設
顯示頁碼 關閉頁碼 回目錄

研究我國佛敎的思想,則當研究我國古德開宗立說,以及各宗敎義。印度有印度的佛敎,中國自有中國的佛敎,其不同處不專在經典的差異,而在我國歷代大德對傳來學說有不同之反應。佛敎勢張,充滿於我國思想界,由是經論翻譯漸多,至南北朝時,高僧碩德相繼研摩發揮,各標勝義,或依經,或依論,分別創立新宗。最初有大小乘宗派十三宗多之多,即俱舍宗、成實宗、法相宗、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密宗、禪宗、淨土宗、地論宗、湼槃宗、攝論宗。後來攝論宗歸於法相宗,地論宗歸於華嚴宗,湼槃宗歸於天台宗,俱舍、成實二屬小乘,律宗通大小乘,其餘七宗則為大乘。故有大小乘十宗

P.272

,或大乘八宗之說。今分別敘述於次:

(一)俱舍宗 以世親菩薩所造俱舍論為所依,故稱俱舍宗。此論由陳真諦三藏譯出,並作疏釋。玄奘三藏又重譯之,其門人普光作記,法寶作疏。光、寶、泰稱俱舍三家,皆弘此論,遂成為一宗。此宗以宇宙間萬有,分類為七十五法,以無漏正智,觀四諦之理,而得湼槃,即為此宗修行的方法。

(二)成實宗以訶梨跋摩尊者所造成實論為所依,故名成實宗。訶梨跋摩與世親同時,同為佛滅後九百年間人物。初學有部,後入大衆部,其思想多採空觀,對其老師俱摩羅陀尊者見解,頗表不滿,故取小乘諸部精義,造成實論。發揮其空無的思想,而反抗有部的宗義。此論經鳩摩羅什譯傳中國,凡十六卷,二百二品,梁代法雲、智藏、僧旻稱為三大師,均弘此論,遂成一宗。本宗觀宇宙為世界門及第一義門,而以第一義門的人法二空觀,為主要的行法。

(三)律宗 以四分律等為所依,故稱律宗。即以北魏曇柯迦羅傳入,小乘律藏五部之薩婆多部十誦律,曇無德部四分律,大衆部僧祇律,及彌沙塞部之五部律為本。唐智首作五部區分鈔,其弟子道宣盛弘四分律,故律宗盛傳於後世,道宣律師之功,不可忽焉。本宗以止惡行善,守持戒律,隨順聖道,超出生死大海為要行。

(四)法相宗 以判抉諸法的性相為敎義,故名法相宗,亦名唯識宗,又稱慈恩宗。本宗所依經論,早於六朝時期菩提流支、真諦等先後傳譯大乘唯識、轉識、攝大乘論等。即於當時成立攝論宗,是為後來法相宗成立之先聲。唐玄奘孤遊印度,十有七年,歸國譯出千三百餘卷經論。而其所服膺者為戒賢論師

P.273

所傳之瑜伽師地論,斯論為彌勒菩薩無著而說。無著又造顯揚聖敎論、攝大乘論、阿毘達摩集論,其弟世親造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等,傳譯東土,遂開法相宗。當時印度有唯識十大論師釋論,先後相繼,玄奘獨尊護法,而揉成成唯識論十卷,更能闡揚唯識精義,其門人窺基著成唯識論述記及樞要等,大弘唯識敎義,自後慧沼、智周相承而下,數十年間,宗風大振。此宗以宇宙萬有,悉為識所轉變,三界唯心,心外無法,其修行的法門,則有唯識止觀等。

(五)三論宗本宗遠奉文殊,以龍樹所造中論、十二門論,及提婆菩薩所造百論為所依,故稱為三論宗。東晉姚秦弘始三年,鳩摩羅什來至長安,譯出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及大智度論等,故中土三論宗即於此時開創。羅什門下有弟子三千,中以僧肇、道生、道融、僧叡、曇影、慧嚴、慧觀、僧磬、道常、道標等十人,稱為十哲。道生、僧肇、僧叡、道融四人號稱四聖,均盛弘三論。道生、僧叡弘化江南,僧肇、道融弘化江北,而弘傳最遠的,則唯道生的一脈。

隋嘉祥大師(吉藏)廣製三論意疏,如三論玄義、大乘玄論、二諦義、三論遊意、中論疏、百論疏、十二門論疏、大品般若經疏,凡數十部,發揮三論精義,故三論一宗,至此乃大盛。

唐高宗時印度地婆訶羅三藏來華,弘闡印土智光論師所傳三論宗義,稱為新三論宗;而以羅什所傳的稱古三論宗。地婆訶羅以後,則有賢首著十二門論宗致義記,為本宗名著。其後元曉、迦才諸師於弘揚華嚴外,亦兼弘此宗。

本宗以破邪、顯正、八不、二諦、無得正觀,為修行的津要。



P.274

(六)天臺宗本宗以智者大師所居天台山,倡立一宗敎觀,後世稱為天台大師,名所立的宗,為天台宗。北齊慧文禪師嘗讀中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之偈,朗然悟入即空即假即中的妙理,而立一心三觀法門。即以此法授南岳慧思禪師,思師悟入「法華三昧」,著有大乘止觀四卷,開顯此義。

思傳之智者大師(僧智顗,紀元五三一至五九七年),智者行「法華三昧」之旨即行大悟,於陳宣帝建德七年,入天台山,開拓道場,廣說敎法。又判五時,開八敎,廣攝羣籍,歸宗法華,遂成為一宗,故又名法華宗。其所著法華經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稱為天台三大部。觀音玄義、觀經疏、金光明玄義、金光明文句、觀音經疏,稱為五小部。大師辯才無礙,樂說不倦,門弟子達萬餘人,所演述各事,皆其弟子章安灌頂禪師,隨聞隨記,筆錄傳持。

灌頂以後,則有智威、慧威、玄朗、湛然,相繼傳承,振興本宗,發揚敎觀的深旨,並著金錍論,始終心要等書,排他異解,光顯祖意,天台煥然中興,敎化更廣。

降至元明,則有懷則、大佑、一如、傳燈相繼出世,弘揚本宗。傳至智旭(藕益)禪師,振宏天台,並引唯識禪宗之言,發揚敎觀精義,並著有敎觀綱宗,大乘止觀釋要等書數十部,弘傳於世。

本宗敎義,則有一念三千、百界千如等,其修持的法門,則有三止、三觀。三止者,一體真止、二方便隨緣止、三息二邊分別止;三觀者,空觀、假觀、中觀是也。

(七)華嚴宗 本宗以大方廣佛華嚴經為所依,建立一宗的敎義,故名華嚴宗。



P.275

東晉義熙年中,佛陀跋馱羅初譯華嚴經為六十卷,三十四品。次唐武后時,實叉難陀重譯此經為八十卷,四十一品。前者稱為舊經,後者稱為新經。至唐德宗貞元年中,般若三藏別譯入法界一品,為四十卷。

華嚴自佛陀跋馱羅譯出,雖經講說敷揚,但尚未成為一宗。直至陳隋之間,杜順禪師著法界觀,以二千餘言,發揚華嚴的法門,總括華嚴的奧旨。又著五敎止觀一卷,始定一宗的基礎,是為東土華嚴宗的初祖。一傳為智儼,發揮宗義,精極敎相,其所著華嚴經略疏五卷,後人稱為華嚴搜玄記、十玄門、六相章、孔目章等,以申張敎義,是為第二祖。再傳為法藏,又號賢首大師,復著探玄記、華嚴料簡、華嚴十重止觀、華嚴金獅子章、華嚴遊心法界記、華嚴問答等章疏二十餘部,大成本宗的敎義。帝室歸仰,門弟子數萬人,本宗的規模,至此發揚備至。

賢首大師的弟子慧苑,因背逆師說,乃作刊定記三十卷,自抒己意。至清涼大師(澄觀),慨然著華嚴大疏及演義鈔,破斥慧苑的異說,恢復華嚴的正統。並著有華嚴經綱要、華嚴玄談、華嚴法界玄鏡等數百卷,再興宗義,是為第四祖。次有圭峯宗密禪師,祖述清涼,盛弘此宗,著有華嚴合論、註法界觀門、原人論、華嚴心要等章疏二百餘卷,為本宗第五祖。

會昌以後,本宗的遺風,遂至掃地,至宋代有長水子璿及其弟子淨源等,相繼弘揚,華嚴的餘緒,賴以不墮。明代則有別峯、麓亭、憨山、續法諸師,先後發揚此宗,清代則有道理法師,著五敎儀開蒙增註等,本宗的傳承,至今不絕。本宗敎義立有五敎、十宗、十玄、六相等,而以法界觀為修行的法門

(八)密宗 本宗依秘密真言為宗,故稱密宗,亦曰真言宗。以大日如來為秘密敎主,金剛薩陲,親受

P.276

灌頂職位,承大日如來秘法,傳之龍猛菩薩,龍猛菩薩傳龍智菩薩,龍智菩薩傳善無畏與金剛智。唐開元四年,善無畏齎秘密梵筴來長安,譯出金剛頂虛空藏求聞持法、大日經,遂開灌頂曼荼羅,而授法於一行阿闍黎,此為秘密敎傳來的開始。一行阿闍黎,盡得善無畏的真傳,並著大日經疏二十卷,又著義釋十四卷,真言敎義始大昌明。金剛智三藏與其弟子不空三藏於開元八年來至長安,奉勅建曼荼羅,開壇灌頂,更翻金剛頂略出經、準提陀羅尼經等,弘傳甚盛。其弟子不空得法後,又從善無畏受胎藏法。後金剛智入滅,不空復回印度,求取經軌;在南天竺,又遇龍智阿闍黎,更得金剛瑜伽十八會等經法,及其他經軌等五百餘部,更周歷五天,廣求密藏。天寶五年,歸唐大弘密敎,譯有金剛頂大敎王經軌數百卷,與善無畏、金剛智二師,並稱為開元三大士。

不空傳之慧果、含光等五人,而以慧果大師,博學深慧,盡其秘蘊。慧果復能融合兩部,廣為流傳。又傳法於義操、空海等十六人,空海為日本人,學法回國,大弘密敎,至今傳播不絕,稱為東密。台密仁珍諸師,亦紹其法脈。

唐末亂離,經疏銷毀,持明軌則,流為市井歌唄。宋代雖續有密部經論出現,但未能光大發揚。元代入關,弘傳藏密,盛極一時。清代對於喇嘛敎雖極崇敬,然僅在宮掖,而不在民間。

本宗以六大(地、水、火、風、空、識),四曼(大、三、法、羯四曼荼羅)為敎,以身口意三密為修行的法門。

(九)禪宗 禪為禪那,為定之一種。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衆,衆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即

P.277

對大迦葉讚道:「吾有正法眼藏,湼槃妙心,付囑於汝,汝其善護持之」,是為禪宗以心傳心的起源。迦葉傳阿難為二祖,遞傳至馬鳴為十二祖,龍樹為十四祖,心心相傳,歷二十八祖而至菩提達磨。達磨於梁代普通元年(紀元五二七年)來中國,是為中土禪宗初祖。梁武帝聞師來,迎至金陵,問答第一義諦;因機緣不契,遂渡江至魏,止於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後傳法於二祖慧可,再傳僧璨為三祖,道信為四祖,黃梅弘忍為本宗五祖,六傳至慧能大師,承傳衣鉢,化行於南方,世稱南宗禪。次為神秀大師,亦承五祖敎法,化行北方,世稱為北宗禪。南宗主頓悟,北宗主漸修,故有南頓北漸之稱。

六祖門下,得法者四十三人。以荷澤神會,南陽慧忠,永嘉玄覺諸師,分傳甚盛。但至唐季,莫不寥落。唯南嶽懷讓,青原行思二師的法脈,獨傳於後世。後衍為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五宗。以敎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為宗旨,數百年間,宗風徧滿天下。本宗雖來自印度,然達磨以後,印度竟無一禪師;中國自六祖以後,宗派繁衍至五宗七派之多,說禪宗創自中國,亦無不可。

(十)淨土宗 本宗敎人信受奉行念佛法門,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清淨佛土,故名淨土宗。佛滅度後,馬鳴菩薩著起信論,勸生淨土。龍樹菩薩十二禮易行品等及禮讚彌陀文,世親菩薩造淨土往生論等均弘傳淨土敎法,闡揚三經的要義。

本宗所依經典為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稱為淨土三經。其次為般舟、悲華、寶積等經,提倡淨土至為深切。

淨土敎典,傳入中國甚早,但大弘此宗實地修持者,始於東晉慧遠大師(紀元三三四至四一六年)

P.278

。遠公於廬山創設蓮社,集合大德居士百二十三人,六時念佛,專倡淨土法門。遠公居東林三十年,足不出外,倡勵聖敎,遠近欽崇,為中土此宗的初祖。

北魏先有曇鸞法師,初學仙術,後遇菩提流支,授以觀經,曇遂焚棄仙經,專修淨業,並著往生論註二卷,為此宗的要典。至隋代大業年間,有道綽禪師繼其後塵,弘揚淨土,並著安樂集二卷,行於世。唐貞觀十五年間有善導大師,因聞道綽講誦觀經,遂即篤志淨土,廣事宣化,每念佛時,光從口出,世稱之為光明大師。五代永明延壽禪師,棲心淨土,專修淨業。宋代的省常、元照;明代的蓮池、智旭諸師,皆是本宗的碩德,弘傳淨敎,次第相承,千年弗替。晚近印光大師弘傳此宗,更為普遍。

以上所舉各宗,僅述其傳承概要,可知我國歷代高僧大德對佛學研究之成就,發揚佛敎精義,可謂登峯造極。二千年來中國佛敎,盛衰不一,法海波瀾,不無起伏,於此可概見矣!

第三節 大藏經之雕印
顯示頁碼 關閉頁碼 回目錄

所謂藏經者,乃佛敎典籍集成之總稱,或稱為「大藏經」、「一切經」。藏字乃梵語毘荼迦Pitaka意譯。原語本指竹篋之屬,可容花果等;佛典集成,即取此喻為名。佛說一代敎典,本分為經律論三篋;我國翻譯,謂之「三藏」。即經之集成者名「經藏」,律之集成者名「律藏」,論之集成者名「論藏」,綜此稱為「三藏」。「三藏」又皆可名「藏經」,至於「大藏經」、「一切經」之稱,均係形容「

P.279

藏經」浩瀚之意。

滿州文大藏經

cwdc03p279a.jpg(file system no this image)

蒙古文大藏經

cwdc03p279b.jpg(file system no this image)

藏經之編纂,始於印度,在佛滅度未幾,即行編纂;數百年間,經過四次集結,印度文字之藏經,乃漸完成。而當時記錄經典語文,可分三系;(一)印度梵文Samskrit,亦曰散斯克文,漢譯一切經典,多依此譯成,故梵文記錄之佛典,傳播於北方。以今之尼泊爾以北,西藏、中國為中心,而散布於蒙古、滿洲、朝鮮、日本等地。(二)印度巴利文Pali及五天方言,巴利文記錄之佛典,偉播於南方,南方錫蘭、緬甸、暹羅、柬埔寨所譯一切經,皆依此譯成。(三)西域方言,傳至中亞地區之佛典,以當地民族不解印度梵文,遂譯成當地方言,若吐貨羅語、栗特語、回鶻語、龜茲語、于闐語、胡語等。復經各地輾轉翻譯,故佛敎藏經文字,除已有梵文(今多散佚)、巴利文外,尚有錫蘭文、暹羅文、西藏文、漢文、蒙古文、滿洲文、諺文、日本文之藏經。在今日所傳各種文字之藏經中,除梵文已散佚外,其應用最廣,而文獻最足徵者,莫如巴利文、西藏文與漢文。而漢文之大藏經,實總滙印度各種語文之精華,其弘傳之盛,質精量宏,又為其他一切語文藏經之不及,洵為今日世界上最

P.280

真美善之佛敎文獻也。其式如次:

諺文大藏經

cwdc03p280b.jpg(file system no this image)

我國編纂大藏經,始於北宋開寶四年,殆為東亞大藏經最早者。宋以前佛典,均為抄寫單行本,或石刻。最著名的石刻,則為隋大業年間(六○五—六一七),僧智藏法師於河北省房山縣為預防法寶湮滅,鑿岩為室,磨壁刻經,又將方石塊各面磨刻,每一室滿,以石塞門,鎔cwdc0328001file system no this image封錮,歷經三四十載,至唐貞元十三年,智公僅完成七室而終。其次甘肅敦煌石窟藏書甚多,內多為唐、晉人寫經,清光緒二十六年始發現,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先後盜取數十箱。至民國十九年我國政府始派人前往搜查,僅得數百

P.281

種寫本圖書,收藏於北京圖書館。其中最古者為西晉時代抄本,而室壁雕刻佛像十數萬尊,及各種繪畫,均極精美,於此可知佛敎為保存我國文化藝術,所作之貢獻,古今罕有其匹。

大藏經羅馬字刊本梨巴文增支部

cwdc03p281a.jpg(file system no this image)

明藏付法藏因緣經

cwdc03p281b.jpg(file system no this image)

漢文大藏經全部雕印,雖始於五代,而精於北宋。宋太祖開寶四年至太宗太平興國八年,經十三年,始完成五千四百八十卷北宋版一切經。不久即流傳於日本、高麗。在成都刋行者,稱為蜀版。此為我國木版經藏最早者,亦復為我國文化史上最大之貢獻。其後歷朝均有藏經版,繼宋朝後而刻版者,則有遼金版、契丹藏與金藏、福州東禪寺版、福州開元版(今稱閩版)。南宋思溪版(即後來日本天海藏底本)、磧砂版。元朝則有普寧寺版、延聖寺版、弘法寺版,並有蒙文、藏文、西夏文三種藏經。明代則有金陵版、武林版、北京版、萬曆版。清代則有龍藏,民國頻伽版,商務印書館影

P.282

印續藏本,抗戰前影印宋磧砂藏。抗戰期間,編印「普慧大藏經」,擬譯南傳巴利文藏及東西各佛敎名著,以期集一切經之大成。惜以敎運不佳,未能達成。自由中國,中華佛敎文化館於民國四十五年影印新修大藏經(九○六○卷),共八百部。繼之,則有屈映光等修訂「中華大藏經」(實屬影印,並未增修一字一句),現方影印中。

金刻大藏經

cwdc03p282a.jpg(file system no this image)

以上所舉十數種大藏經中,唯頻伽藏,及商務影印續藏本,磧砂藏本及筆者影印之大藏經,中華大藏經,五種藏經,現方流通於世。尤以中華佛敎文化館影印之「大藏經」,流通最廣,徧達海內外各寺院、學術團體及學者。

各種藏經,其內容組織,以及所收經典卷數,各有不同:興國版為六千九十八卷,宋磧砂本為六千三百十卷,元版為六千三百八十一卷,明本為六千七百七十一卷,頻伽藏為八千四百十六卷,續藏版為七千一百四十四卷,影印大藏經則為九千六十卷。目前最受學者歡迎者,則為中華佛敎文化館影印之「大藏經」,不唯經過周密校勘,而携帶又稱方便,是為該館對佛敎文化之一大貢獻!



P.283

第四節 世界最古之印版書
顯示頁碼 關閉頁碼 回目錄

我國書籍雕板印行,始於隋文帝開皇十三年,今傳世所見,有宋太平興國五年翻雕隋永陀羅尼本經;其次則為玄奘所譯佛經,約在公元六五○年前後,已被印成刻本。該書為世界最早印本書,比西方早了八個世紀。歐洲第一本印刷書,據說是在公元一四○五年,在德國馬因斯城出版的敎皇「免罪證」及一冊聖經。其次,則為敦煌千佛洞所發見唐代初刻金剛經,現藏於英倫博物館。經的卷首有佛說法圖一幅,卷尾刻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為二親敬造普施」。這是今日僅存於世界最早的且最完整的印本書。咸通九年是公元八六八年,咸通是唐懿宗的年號。這卷書是用木刻印刷的,但這還不算是我國印刷發明後最初印本。因為我國最初用石刻,當以隋大業年間(六○五—六一七)僧智藏房山石刻為早,而比石刻本更早的書籍,則為手抄的「古寫本」的經文,在唐以前書,還未裝訂成冊,只是把紙一張一張接起來,捲成書軸,叫做「書卷子」。——請參閱第十八章附圖——

中國最早的古寫本,敦煌藝術研究所於一九四四年,在敦煌千佛洞發掘六朝寫經六十七卷。其中有題記年號者,計北魏興安三年五月十日譚勝寫彌勒經,北魏太和十一年五月五日(四七七年)寫佛說灌頂章句拔除罪過生死得度經,及北魏和平二年(四六○年)十一月六日唐豐國寫孝經殘頁三種;此外尚有六朝職官名冊等,皆為斯坦因伯希和竊取藏書後所發現,均甚名貴。前後發見的卷子,大都為漢文;並有古代西域地方通行外國文字的寫本。如梵本、藏文、龜茲文、回鶻文、于闐文、粟特文等佛經寫本

P.284

。這此文字被發見,不特補充了西域歷史的空白,給現代人研究西域歷史及東方語言上,提供了極重要的資料。使人益信從廢虛中發掘的實例,要比舊的文字記錄,給人們印象更加深刻,更有歷史意義和價值。二千年來佛敎在中國區域內的成就,最為輝煌,對中國文化所作的貢獻,更有其極端的重要性。

六朝寫本殘缺佛經

cwdc03p284a.jpg(file system no this image)

於此可知,中國佛敎的生命,寄託在佛敎文化的傳播,敎義的宣揚,學術的闡微;而不在寺院興隆與否,僧侶多寡。徵諸史籍,中國佛敎之興衰,與中國國運有莫大之關連。以佛敎為中華文化之一,際此中華文化復興聲中,應如何配合現前的國策,積極推行佛敎文化敎育,以期佛敎文化與中華文化同時並進,承當復國建國之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