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顯示頁碼 關閉頁碼 回目錄
第一節 毀滅佛教之馮玉祥

河南洛陽白馬寺,是佛教東傳第一座寺廟,二千年來中國佛教文化,即肇基於此。繼有三藏玄奘出世,隻身西遊五印度,求法取經,歸國譯經;唯識法相,教典始備;建立唯識,宏揚法相;遂使無著世親之學,弘傳中土。自此代有高人出世,外剎古蹟,徧及全省。於是河南一隅,誠為我國佛教之重鎮。降至近代,魔强法弱,象教凌夷,馮玉祥主豫,毀滅佛教,不啻洪楊悲刼之再演!

民國十六年,馮玉祥主政河南。馮氏原屬基督教徒,其歧視佛教乃意中事。而馮氏又為一野心的軍人,不願屈居人下。因此,不斷擴充實力,苛捐雜稅,民不聊生,雖屬佛寺,一律徵稅。開封相國寺,為河南省首剎,亦不能例外。該寺住持敘惠以和尚吃八方,而馮氏竟吃十六方為詞,堅不肯認捐。馮氏部屬鹿鐘麟與敘惠相識,嘗至相國寺面勸敘惠,出洋五千元,即可了事。否則,危險恐難避免。而敘惠堅持不肯屈服,於是觸怒了大魔王,當日黃昏時分,即派軍警包圍相國寺,所有僧徒盡行驅逐。寺廟財產一律沒收。改相國寺為中山巿場,所有佛像,除千手千眼觀世音像,認有美術價值保留以外,其餘悉數搗毀。清淨佛堂,一變而為魔窟。千年道場,毀於魔掌。這是洪楊以後,又一次毀滅佛教的慘案。

馮氏因派捐不遂所欲,一時魔氣暴發,沒收相國寺,但當時對全省佛教寺產,尚沒有全部沒收的

P.346

計劃。旋因學閥土劣乘火打刼,條陳沒收全部寺產,想以此為陞官發財的機會,更有助桀為虐的薛篤弼,採一手包辦的政策。於是全省大小寺廟財產,遭受空前的毀滅。只有馮的勢力未達到的地方,(鎮平菩提寺,浙川的香巖寺,光山縣全縣之外),所有僧眾一律驅逐,勒令還俗,强迫從軍,所有寺產全部充公,寺廟改為學校,或為救濟院,或為圖書館,或為娛樂場。全省大小數百所寺廟,三十萬人的生命財產,二千年來歷史文物,竟毀於馮氏一人之手!其實,佛教寺產僅有極少部分歸公,大部分寺產都中飽土劣的私囊,這於國家民族又有何益?而馮氏一人却負起因果懲罰的責任。

馮氏自從毀滅佛教以後,他在政治上聲價,便一天比一天降低,民國十九年以後,可謂一敗塗地。因馮氏的個性善變,反復無常,更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二次大戰後,仍想施用他投機取巧的慣技,想利用第三國際的關係,企圖再起,終於逃不出因果懲罰的報應,而被俄人毒死於黑海俄輪上,這說明了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的事實!

第二節 重建河南佛教
顯示頁碼 關閉頁碼 回目錄

河南佛教,自民國十九年後,已逐漸走上復興大道。茲將促使河南佛教復興機構及其主要人物,略述於次:

(一)河南佛學社設立在馮氏主政河南以前,河南佛教界早於民國十四年,由劉積學先生發起成立佛學社,專以宣揚佛法為目的。民國十六年,馮玉祥沒收全省佛教寺廟財產,寺廟改為公共場所,僧

P.347

團解散。唯佛學社係民眾團體,具有宗教文化及慈善性質,與普通寺院不同。不獨該社得以保存,即光山縣全縣寺產,亦因該社社員戴湄川、孔守恒、熊伯履等居士,出面維持,得以倖免。及至訓政開始,中央頒布約法,保障信教,結社自由,該社依照人民團體組織條例規定,呈請改組,公推釋淨嚴、袁西航、葉友三、戴湄川、孫聲初、劉楷堂、寗麟趾七人為籌備員,復推釋淨嚴為籌備主任。呈請省黨部備案,成為合法團體。該社不特宣揚佛法,並兼設佛經流通處,刻經處,及代售上海佛學書局出版各種佛教文物圖書,不唯為河南民眾精神食糧供應處,且為促進河南佛教復興主要的動力,當時入社者,達二千人以上,多係知識分子,而常川在社誦經者,每日不下百數十人,由淨嚴法師住社指導。

(二)省佛教會成立在馮氏毀滅河南佛教時,僧侶雖經絕跡,唯具有大無畏精神與魔鬼奮鬥,始終不屈的慕西法師,成為河南佛教碩果僅存的偉大高僧。法師名性徹,字慕西,信陽賢首山寺僧,早年就學於月霞法師所辦的華嚴大學。畢業後與戒塵法師創辦華嚴大學於漢口九蓮寺。復就信陽本山辦佛教養成學校,成績卓著。信陽諸大叢林小廟,概行毀滅,唯有慕西法師住持之賢首山寺,經地方各界呈請保存,寺產留給一半,以為養道之資糧,其道德足以感人,於此可見。自馮氏毀滅佛教起,他連年上書,各處乞援,奔走於京滬、漢寗之間,席不暇暖。及民國十八年,中國佛教會成立後,他又主動號召成立省佛教會。初到汴時,得袁西航居士協助,召集佛學社諸大居士開會籌備。訂立簡章,呈請立案,以致開全省佛教徒第一次代表大會時,各縣代表與會者七十餘人,選出慕西、淨嚴、潤齋、能信、育普、潤生、軼凡、袁西航、趙筱山、盧乾齋、戴湄川、孫聲初、鮑印月等十三人為執行委員

P.348

。明德、朗川、印參、性明、袁德川、馬宜臣、葉友三等七人為監察委員。由執行委員中互選慕西、淨嚴、能信、戴湄川、趙筱山等五人為常務委員,開始工作,以為恢復河南佛教之先聲焉。(註一)這是策動興復河南佛教主要機構。

(三)呈請發還寺產在河南省佛教會未成立之前,僧徒早經絕跡,改裝還俗,及至召集成立大會時,間有著僧服者,亦僅數人。因寺產既經沒收,生活無著,不得不為生活奔走,其艱苦可以想見。今省佛教會成立,首先要整理佛教寺產,解決僧徒生活問題。經佛教會議決,請求政府發還寺產,其發還的辦法「除全省寺產,現無統計,暫置不計外,在可能範圍,就開封縣所屬寺產三百餘頃,寺廟數百餘座,多在土劣手內,假公濟私。先只要求發還產業十分之二,廟子四座,公推戴湄川、盧乾齋、葉友三、袁德川、張子祥、鮑印月等六人為代表,向政府經多次的接觸,……僅批准發還開封平等關外,十方院一處,該寺原有地六頃餘畝,磚窰六座,現歸開封縣救濟院及教育局兩處經營。幷由會呈請民政廳派監交委員,催令開封縣迅速移交。其後,民政廳派來監交委員,同開封縣到會,三方議商交接手續。併同到十方院,先行點交寺房,產業,則由開封縣令飭救濟院,教育局遵即速為准備移交。在此接收順利中間,開封大紳士某君,突如其來,自稱救濟院財政,為伊管理。十方院寺產,既經早為沒收,即為公家所有。尚有何寺產發還之可言,力持反對。並親晉謁省政府主席及秘書長。謂沒收寺產為馮總司令唯一的政策。今日發還十方院寺產,即是違反馮意,即是反革命。此時馮軍將臨開封,而主席及該秘書長,並不加思考……即驚懼的立即收回成命。」(註二)……於是發還十方院寺產

P.349

,竟成畫餅。革命的目的,在打倒滿清專制政府,並非在沒收寺產,要求發還寺產即是反革命。可見當時軍閥掛的革命招牌,專為魚肉良民壓迫民眾。另有關收回南召縣全縣寺產所發生的糾紛。

「河南南召縣有名之丹霞國清寺,寺產為地方完全沒收。而各寺住持,仍率領僧眾,强行截收麥籽。地方官紳,以該僧事出野蠻,即以搶犯論,請縣政府嚴令拿辦。各寺住持僧眾,四散逃遁,後報國寺住持敬齋等,亡命省垣,請求省佛教會援助,經省會常務委員戴湄川與熊伯履居士等,請南召縣新任段縣長國棟,出而緩頰,作種種排解。結果,令寺僧共出洋一萬元,作地方公益,全縣所有寺產,完全發還,以免再糾紛。」(註三)

由上兩段引證文件看來,省佛教會呈請發還寺產,雖未有顯著成效,南召縣全縣寺產之所以發還,却賴省佛教會出面交涉,始准發還。可見省佛教會組織團結的力量,是不可忽視。同時各寺院僧眾團結强硬的態度,致使土劣霸佔寺產,無法獲其利,團結就是力量,乃是促使政府發還寺產原因之一。

第三節 籌辦河南省佛學院
顯示頁碼 關閉頁碼 回目錄

馮玉祥毀滅佛教的目的,在沒收寺廟財產,部分寺廟佛像,經其搗毀,但民間仍有許多佛像,散在各處,無人供奉。袁西航、楊惺琴、蘭石庵居士等發心將原供於凌雲寺大悲樓之千手千眼大悲像,與二十四臂觀音像(該寺經官廳沒收,改為省救濟院,樓門封閉,幸無損傷),經沈愚九居士商請得該院院長同意,請至佛學社供養。又馬道街某寺,由地掘出之文殊、普賢、地藏三大士像,亦送至佛

P.350

學社。由該社重行裝修,金光閃爍,極為莊嚴,這是十六年以後中州首見之佛寶。同時,該社又集資於上海商務印書館訂請續藏一部,並擬再請正藏、藏要各一部。於是河南佛教住持三寶,已有二寶,唯僧寶尚待建立。於是建立僧寶,實為刻不容緩。因此有河南省佛學苑之提議,創議人為袁西航、田少農、馬宜臣、孫聲初、丁惠民、包俊生、彭昌固、馬維賢、蘭石庵等居士,成立河南省佛學院董事會,訂立佛學苑章程,寄呈太虛大師核定後,即可印發招生。(註四)

河南省佛學苑,經淨嚴法師及袁西航居士不斷努力,成立董事會,公推太虛大師為院長,慕西法師為副院長,袁西航居士為院護,董事會正會長為王蔭棠居士,副會長為孫聲初居士、馬一乘居士。董事育普法師、邱寄蘋、丁惠民、包俊生、戴湄川等;教職員有淨嚴、定圓、正鉢、慧通諸法師,許圓教、李覺生、王宜軒、程樹奇諸居士。因為缺少適當寺廟為苑地,乃由袁西航居士提供苑址,終於民國二十一年九月八日舉行開學典禮。首由苑護袁西航居士,報告該苑籌備經過詳情,其措詞懇切,可歌可泣。次由副苑長慕西法師訓詞,略謂「……我們河南佛法衰微的原因何在?……何以從前本省有三百餘座寺院,不能辦一學苑,而使今日之學苑,建築於居士修道之所?……諸學人宜三思之。(慕老講演至此,淚澘然下,會場陷於悲哀空氣中)諸董事何以以血汗換來之金錢,供給我們?……此中意義,諸學人宜深思之。(淚復下流而音悲壯)是皆因僧徒不明教乘,與釋迦老子不爭氣了……此後我們唯一的使命,就是謹持戒律,闡揚大乘,革除積弊,修菩薩行,恢復已失的道場,建立河南新佛教。普濟世界的有情,完成人間的淨土,爾等學人,努力前進。」(註五)。自此,河南佛教住

P.351

持三寶總算俱足矣。下面是河南省佛學苑計劃表:

cwdc01p351a.jpg(file system no this image)



P.352

由上表觀之,可知當時重建河南佛教計劃的諸大居士,其心願是何等宏偉。因河南佛教寺產,既經政府沒收,其經費極感困難,因此,對上項的計劃,無法一時實施,只有分期進行。

第四節 澤被中原兩大師
顯示頁碼 關閉頁碼 回目錄

河南佛教,經馮玉祥無端毀滅後,復經慕西、淨嚴兩法師及袁西航居士不斷奮鬥,從事復興運動。河南佛教,始逐漸展開復興機運。民國二十年秋九月間,太虛大師應陝西朱子橋、康寄遙居士等邀請前往陝西弘化後,十月二日間由陝回程,大師以張伯英等電請及河南佛學社淨嚴法師、袁西航、馬一乘、余乃仁居士等來鄭歡迎,故折往開封一行。

當大師抵達鄭州時,歡迎大師之代表釋淨嚴、袁西航、余乃仁、馬一乘、黃壽樁,幷鄭州法院院長邱寄蘋,以及省府劉主席代表,民政廳張廳長代表,公安局局長李國盛,民政廳秘書汪麗丞,河南大學教授樂天愚、熊伯履,二十路特務營賀海峯等,佛學社並世界紅卍字會開封分會,開封慈善聯合會,河南省佛教會,開封巿佛教會等,約三百餘人。大師與各界歡迎人員見面後,隨乘車赴河南省佛學社駐錫。大師在河南省除訪問黨、政、軍各界首領外,並參觀各佛寺名剎,三日應省政府劉峙主席歡宴外,並在建設廳大禮堂公開講演「對於學生救國之商榷」一題,聽眾千餘人,多係知識份子,人各讚揚,以為聞所未聞。

四日應河南大學教授瞿茀章、樂天愚、趙曾儔、熊伯屨等邀請赴該校大禮堂講演「佛之四現實觀

P.353

」,聽眾多達千餘人。由於大師善巧說法,頓釋青年向來對於佛法之錯誤觀念,使一般人有探討研究之興趣。中午應張伯英總指揮邀宴,下午赴人民會場各界歡迎大會,公開講演「中國危機之救濟」,聽眾多達二萬餘人,劉主席夫婦、李局長夫婦均來聽講,限於地址,尚有數千人無法容納,均立於佛門外,以及附近,街道擁塞,人山人海,歡迎之聲,震動全巿。河南本為佛教勝地,民眾久受佛法薰陶,因受馮玉祥邪魔壓迫,非法裁制,今一旦獲得解放,信佛自由,群情歡躍,打破河南省有史以來空前紀錄。

又一次,大師應歡迎大師籌備處代表戴湄川、律師公會代表趙靖國等團體歡迎會宣講佛法,大師精神奮發,講演約二小時許,聽眾鼓掌之聲,如雷貫耳。最後群眾高呼口號:

歡迎佛教新運動領袖太虛大師!歡迎大佛學家兼稱世界大哲學家之太虛大師!歡迎發揚真善美的佛教大乘學說的太虛大師!歡迎以自覺覺他講學歐美的太虛大師!歡迎為人類謀幸福為世界造大同的太虛大師!歡迎以佛法改善社會進化人群的太虛大師!歡迎運用大乘佛法救人救世的太虛大師!歡迎實行慈悲主義的太虛大師!歡迎發揚東方文化的太虛大師!歡迎根本救災的太虛大師!歡迎以佛法消滅戰機的太虛大師!呼口號畢,攝影作樂散會。(註六)沉悶已久的河南佛教,經太虛大師弘化後,社會群眾,以及政府官員,一掃以往厭棄佛教之觀念,而有競趨研究佛學的興趣。其宣傳效力之偉大,於此可見矣!

民國二十一年「一二八」,十九路軍與日軍在上海發生衝突,中央政府宣佈遷都洛陽,召集國難

P.354

會議。章嘉大師亦於五月間,不辭跋涉之苦,抵達河南,以示精誠團結共禦外侮的精神。章嘉大師抵洛後,洛陽各界民眾舉行歡迎章嘉大會。首致詞曰:

「章嘉喇嘛,蒙藏所宗。主持黃教,四大皆空。世尊封號,榮典褒崇。普善廣慈,宏濟光明、昭因闡化,宣導宗風。呼倫貝爾,聞風反正。贊襄民國,首建厥功。五族共和,團結精誠。國難會議,膽聘來東。法駕抵洛,萬姓歡騰。特開大會,祝華呼聲。各界民眾高聲齊呼:中國國民黨萬歲!中華民國萬歲!章嘉喇嘛萬歲!」(註七)

章嘉隨致答詞,略謂:「本人此次應國難會議之聘,自到洛後,蒙中央諸先生,特別招待,已是心中甚感不安。這次又蒙各界同胞開歡迎大會,更感激無似。本人本來不會講話的,今天因為諸位的盛情難却,所以勉强來和各位講幾句話。中華民國係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同組織而成,現在國難當頭,希望全國上下,不分界域,不分黨派,一致精誠團結,共同禦侮。」(註八)

隨後高呼歡迎口號:

一、歡迎代表蒙藏的章嘉蒞洛抗日救國。
二、歡迎章嘉決定救國大計。
三、歡迎宣傳黨化鞏固邊疆的章嘉大師。
四、歡迎擁護中央的章嘉大師。
五、歡迎蒙古政教領袖的章嘉大師!
六、中華民族復興萬歲!中華民國萬歲!

太虛大師、章嘉大師為我國佛教顯密兩大宗的領袖。河南佛教,經兩大師蒞臨宣化後,頓呈復興之新氣象。中央宣佈遷都洛陽,以往非法壓迫民眾的舉動,以及劣紳欺侮佛教僧徒,强佔寺產等不法行為,都一掃而空,於是河南佛教復興在望了。

第五節 戴院長倡修白馬寺
顯示頁碼 關閉頁碼 回目錄

戴院長傳賢先生,二十一年四月間赴西北考察政教,途經河南,幷應河南佛學社歡迎講「振興中國與振興佛教」。至洛陽,目覩佛教古剎白馬寺朽損不堪,發出重修白馬寺通電,茲將戴院長通電全文擇錄於後:

「武昌佛學院海潮音社,轉全國佛教徒慧鑒。竊以飲水者必思其源,顯業者必培其本,故開物以孝為先,成務以忠為首。世出世諦,體用悉同,我中華立國久大,用乎世界,合四萬萬眾為一人,至深且大。其在邊疆各地,自藏及滿,二萬餘里之國境,數大部之民族,數百年來親愛團結精誠無間者,得佛教之力,尤為宏偉。而摩騰竺法蘭兩師之東來弘法,實為佛教普及之先河。其最先創立之伽藍,當首推洛陽之白馬寺。二十年來,國家多難,人事紛紛,政失其統馭之力,教失其濟度之旨,正法隱晦,伽藍亦衰,白馬古寺殿宇,雖未成廢墟,而僧伽幾寥落罄盡。傳賢在鄉,久聞斯況,悲感不勝,此次北來,頗欲察其實情,如何可為,極願竭其棉薄,聊盡報恩之微意。到洛陽後,知中央地方諸

P.356

賢達,已有維持河洛文化之發起。而章嘉國師及諸宗善信,對於復興白馬寺,尤特具熱忱。大願弘施,何勝贊歎!隨喜功德,豈敢後人?因竭棉簿,籌輸萬金,以冀成全善舉。惟茲事體大,今後之致力,頗非一端,而財施更不可少。大抵十倍於此數總所必須。且此寺為佛門祖寺,無論何宗何派,無不大有因緣。今之國本,既在民眾,則如此偉業,苟非全國信徒同心合力,以成厥美……伏望全國叢林,各地教會,乃至比丘居士,眾善信人,各量力以為布施,其組織以成其事。迅推仁賢來洛主持,施工置產,固宜負責有人,而佛教興學,更有仗於大德。傳賢即日西行入關,考察政教,不能久羈斯土,即他日回洛有期,而以諸務叢集之身,更無暇專營茲事,未盡之意,悉以託之中央諸同志,及國府秘書謝鑄陳先生,請其與諸公接洽,務懇聯絡諸山,成茲善舉,俾得復興大化,再造鴻業,常轉法輪,輝光佛日。豈獨一教之榮,實乃眾生幸也。肅此敬叩慧祺。 戴專賢。」(註九)

民國以來,中央大員以戴院長維護佛法最為懇切,也極真誠。戴院長發起修葺洛陽白馬寺,不僅有助於中原文化之復興,而對於復興整個河南佛教關係至大且鉅。袁西航、慕西、淨嚴法師,雖力竭興復河南佛教,但當地邪惡土劣份子仍圖覇佔寺產,百般阻礙,開封某一士紳反對發還十方院財產,即為顯著例證。但自戴院長蒞臨發表通電,呼籲各界協力重修白馬寺,於是一掃以往邪惡的風氣,而有益於復興河南佛教前途,其功殊偉。

戴傳賢院長,發表通電呼籲後,隨即邀約德浩(上海留雲寺方丈)與上海王一亭居士,及開封佛學社慕西法師、淨嚴法師、袁西航居士,並商震總指揮、戴傳賢、李迺庚、錢才甫、盛鴻業、李子中

P.357

、郭芳五、盧麟甫、馮紹周、林東郊、尤士奇,在洛陽開會協議進行(談話紀錄戴傳賢),決議事項十點:

一、決定在洛陽設一籌備委員會辦事處兼招待所。

二、決定推林東郊、馮紹周、尤土奇三先生負責擔任洛陽籌備處事務。

三、決定請商總指揮負責擔任派人測定白馬寺附近地圖,大約三數百畝,以備設計購地之用。

四、決定除本寺牆圍以內之地外,(塔院必須圍進在內),圈定地面至少一百畝。(最好兩百畝)由委員會呈請專員公署,並照會商會請求公定地價後,由委員會備價收買,作為本寺永久財產。

五、由委員會根據測量地圖,畫定造林區域,連同馬路沿途行樹一幷請專員公署負責,於本年內造林,其經費由戴季陶擔任,直接匯交專員公署備用。(此款作為季陶加捐之數),種樹之種類以榆楊桐槐等適宜,於本地成長迅速成林者為佳。

六、在白馬寺旁塔院附近建瓦房十間,以備保安隊駐紮之用,現在寺內各處殿宇殿房即由委員會收管,著手修理。

七、一切工程之進行程序及圖案之決定等,由德老和尚全權辦理。

八、由委員會呈請專員公署請求將下列各事批准備案:(一)將東大寺連同夾馬營地域全部定為東大寺公園區域。(二)舊東大寺之殿宇其尚可用者,有戲台、山門、天王殿、大殿,及磚殿三間。大殿後瓦房三間,將來撥歸白馬寺修理完善,作為下院;其餘全部地面,作為東大寺公園。(三)區域內一切舊有

P.358

磚石材料一律撥歸白馬寺以供建設之用。(四)由專員公署出示,東大寺一切房屋不許人再加破壞,其材料亦不許他人移動。

九、籌備委員會既用佛教會推定一德兩老為主任,將來一切對外公事,均用兩老名義負責,其屬於洛陽本地者,用林先生名義負責。

十、籌備委員會章程及辦事處招待所等章程由一老負責擬定。(註十)

由上述各節看來,河南佛教,經馮玉祥非法的裁制,沒收寺產,遂使二千年來佛教勝地,幾成魔窟,先後經太虛大師、章嘉大師,蒞臨宣化後,已有起色。繼有中央大員若戴院長傳賢倡導振興,聯絡黨、政、軍,各界首腦參加,及京滬大德高僧共同策動,修葺白馬寺。民國二十三年開工修葺,計建屋十間,鐘鼓樓各一,圍牆百餘丈,植樹七千餘株,購地一百八十餘畝,所需經費概由上海佛學會撥來。內有慕西、淨嚴、袁西航,積極推行佛化教育,佛學社、佛學苑先後成立。其處境較之民國十九年以前已有進步,阻擾河南佛教復興運動障礙,已經逐步掃除矣!光明在望,更向前邁進一大步!唯以日寇侵佔東北領土,擴及華北,國事日非,七七盧溝橋事變,中央為實行長期抗戰,保存實力,中原好景,又燬于敵人炮火矣!

註一:海刊十二、十

註二:海刊十二、十

註三:海刊十二、十

註四:海刊十二、十

註五:海刊十三、十一、

註六:海刊十四、十二、

註七:海刊十三、六

註八:海刊十三、六

註九:海刊十三、六

註十:海刊十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