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 週四 陰
下午,市宗教處夏副處長和王興寶秘書來,金山慈舟老同來,商談(1)寶華山修建委員會名單;(2)接待臺灣聖嚴法師事。我想再函請樸老徵求意見再定,擬稿以下:
樸老:近數月未能通訊,因茗腰痛疾病住院治療,今雖感好轉,仍未痊愈。不知你老貴體如何,時以爲念!
今日鎮江市宗教處夏建貴副處長、王興寶秘書和金山住持慈舟和尚來焦山商談二事。
(一)寶華山修建委員會員名單,遵你老意旨,請你老擔任譽主任委員,茗山爲主任委員,慈舟等七人爲副主任委員;委員名單,初步提出海內外諸山長老及知名人氏約數十人。一俟報請省宗教局審核後,當請你老圈定。
(二)接待臺灣聖嚴法師事,當按照國務院宗教局指示精神,作好一切準備。聖嚴法師年方50多歲,江蘇常熟人。他此次回國有一個重要的使命:即是奉送其師東初法師靈骨到焦山安葬,幷爲他建一靈骨塔(因東初老原是焦山定慧寺退居和尚。)我想乘此因緣時節,即請他接任焦山寺方丈一職。理由是:1.聖嚴在臺灣是有影響的人物,他如肯回國定居或肯挂焦山方丈名義,可以吸引其他法師和居士回國探視或定居,這對祖國統一大業,多少有些促進作用。2.焦山天王殿雖已修復,但藏經樓等各處殿堂仍待複建。這些浩大的工程經費,聖嚴法師是有力量解决的。3.茗住焦山已三十餘年,今已年老力衰,久思退居,想不到適當接班人。而聖嚴法師年青有爲,德學兼優,擔任此職,最爲適宜。
因此,茗今天已將此意與夏副處長等談過,他們均表示同意。茗繼思此事非鎮江市所能决定,故特函請你老考慮,幷與國務院宗教局及中央統戰部商得同意。你老在京接見時,可將焦山方丈事向他說明幷徵求他的意見。如不方便懇請示知,茗當直接向他交談。立等回示,敬祝長壽健康!
陳大姐同此
茗山 謹白 1988.3.25
4月9日 周六 晴
寫歷代祖師牌位,查1979年所寫《焦山史料》。從唐代至今,歷代傳承共有九十七世;若依曹洞宗(傳至焦山是清代)至今有四十八世。
4 月 25 日 週一 晴陰
上午與覺道乘專車往金山。聽說臺灣聖嚴法師(第一次回大陸)一行三人將抵金山賓館。有人說他有點古怪脾氣,沈默寡言,對焦山負責人是否接受東初法師舍利建塔事,抱有懷疑和顧慮。市宗教處夏副處長、吳科長等,與我、慈舟研究會見交談內容後,同往金山賓館。據陪來的趙國忱(中佛協辦公室主任)說,他不願與政界人士接觸,願與出家人接觸。我和慈老、本安監院、宋宏惠居士四人,走到聖嚴法師住房。
一進房門,聖嚴迎上問:「誰是茗老?誰是慈老?」我一聽感到親切,隨即自我介紹。坐下交談,略作寒暄,即針對他的來意和顧慮,我說:「聽說法師專誠奉送東初老人舍利來此建塔,我們非常歡迎!已在焦山看了兩處建塔基地,專等法師到山察看選擇。」又隨即將準備好的建塔圖樣,展開給他觀看。他說:「東老之塔,不宜特殊高大。」我說:「這是一般塔型,幷不突出。」他問:「工程費約需多少?」我抱著誠摰態度說:「人民幣六千至八千元。但焦山在江中,塔在山上,交通運輸費較大一些。」他說:「我準備一萬元。」我說:「够了够了!」這句話消了他兩種顧慮:1.怕焦山寺不願爲他建塔;2.恐怕焦山寺索價太高。又談臺灣智光老人臨終遺囑事,他說:「智老遺款幷不多,投入某公司;如今公司倒閉,無希望了。」
下午四時後,聖嚴一行到金山參觀、交談、送禮。六時後,金山設宴招待。在席間,聖嚴和我們談笑風生,滔滔不絕,談金山祖師法海、道月、佛印、圓悟的故事。
4月26日 週二 晴陰小雨
昨晚宿金山。早食後,偕慈老同往賓館,候聖嚴法師同車到焦山。首座明惠、監院無礙在山門迎接。到大殿禮佛後,四衆頂禮迎接。由大殿走過齋堂,經念佛堂,到丈室(法堂)就坐。未及奉茶,早有僧衆齊集,準備上供。聖嚴請出東老舍利小銅塔,跪在靈牌前交我,我亦跪下接受,供于靈位前。維那舉贊上供(如法如儀)畢,監院又領衆頂禮舍利。他們看到法堂當中靈位前,供有四碟水果、十二盤精細供品及香花莊嚴,用自帶照像機拍了幾張照片,而後坐下飲茶。
聖嚴即招呼吳、趙兩居士交一萬元建塔費,由副寺又傳點收;又交四百元常住、四百元供衆。幷要我寫「備忘錄」,給他一份,慈老和我各留一份。內容如下:
備忘錄:公元 1988 年 4 月 26 日,聖嚴法師從臺灣送來焦山定慧寺前任方丈東初老和尚(即聖嚴法師披剃師父)舍利銅塔到山,幷委託我寺在焦山興建一座石塔,即將舍利銅塔供奉在石塔之內。石塔工程費用一萬元,已交我寺領取。我寺即當按照石塔圖樣(石塔高度 2 . 56 米,塔基方形 1 . 41 平方米),包括碑文石刻,積極動工修建,預定在 1989 年 4 月完成。特此備忘!
焦山定慧寺住持 茗山
見證人金山江天寺住持 慈舟
公元 1988 年 4 月 26 日立
中午到華嚴閣接待室,由我簡介焦山歷史沿革,自古以來的寺名、宗派、祖師及寺宇廢興情况。突出東初與雪煩的成績:1. 協助智光老創辦焦山佛學院十多年,培養出國內外人才(如星雲、聖一、知定、法宗、超塵、悟一、達道等)。 2. 在日僞時期,雪老和東老爲定慧寺受過苦難 (曾被逮捕),在日軍破壞、炸毀和放火燒了二百多間寺宇後,修復了大雄室殿及各處殿堂。3.創辦《中流》 佛學月刊,弘法利生,維護佛教。
午齋開始前,我即即席致祝茶辭:「今天略備本園蔬菜,歡迎聖嚴法師一行。希望聖法師回台後,將焦山情况(藏經樓尚待修復)遍告師友,希望多加關照!」聖嚴接著說:「我剛才在簽名簿上寫了兩句話:飲水思源,法乳常哺。我的意思,就是海外同人不忘焦山,焦山法師也要照顧海外同人!」我說:「是呀!雙方要相互關照。」今天的素齋大多數是青菜、蘆笋、豌豆頭、菊花菜等本園菜蔬,正合聖嚴法師味口(他在各地宴會上,不願吃香菇、髮菜、口蘑等高檔油炸佳肴,只喜吃蔬),自稱「吃得很滿意」。又說:「香菇,在香港法師看來,叫『和尚怕』。」可見他對香菇吃厭了,但蔬菜是吃不厭的。
飯後,陪同往觀音岩,看建塔基地,聖師表示同意。即上壯觀亭略事休息,看看風景即下山。我雖有侍者攙扶,仍腰痛眼昏。下山時慈老說:「看來,您老可上寶華山了。」從這句話裏猜想,他先前可能料我不能去寶華了。我也不知我能不能去寶華復興律宗道場。這完全要仰仗三寶加被,天龍護持了!
回到近山門處,無礙監院送兩包白果給聖法師,聖嚴說:「美國有得買,不須帶。」我送他一本複印的焦山歷史資料(手抄本),他非常歡喜地說:「這是珍品,我願帶走。」我很感欣慰。走到山門,一同站在石獅前攝影留念。我堅持著送到江邊登船,直至渡船開出,揮手告別。夏處長在進山門時對我說:「這次接待得很好!」我也感到雙方滿意,腰雖痛,心甚慰!
(文獻摘錄自:茗山編;許鈞整理,《茗山日記》。初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頁605~606,61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