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開老和尚生平事略

慈光山提供
 

慈光山僧團開山住持開老和尚,字、然,號聖開,別號一無,俗姓李名明憲,出生於民國七年一月十八日貴州省仁懷縣的佛教家庭。和尚在書香門第的薰陶下,畢業於浙江大學文史系,其文學與書畫作品,輕逸幽遠,默契禪韻,一如和尚光風霽月的人品與磊落灑脫的胸懷。

民國三十六年和尚來台,五十六年依止中華佛教文化館東初老人剃度出家,是年於台中慈明寺求受三壇大戒。之後,約八年時間居住茅蓬專事精修,並行腳台灣各地隨緣度眾,六十五年駐錫台北般若佛學舍,並成立出版社發行佛書度化有緣。

六十八年於南投縣魚池鄉開山,創建慈光山首座道場--人乘寺文殊院,同年又成立「人乘佛刊雜誌社」發行「人乘佛刊」雜誌,接引初機學佛者,內容深入淺出,頗受大眾喜愛,受其啟蒙而發心學佛者不計其數。

開山期間,因仰慕老和尚德風,而發心追隨出家者日益增多,乃於七十一年成立「慈光山僧團」,展開各種弘法利生活動,度化有緣的四眾弟子。同年應信眾之需要,於埔里續建人乘寺地藏院及覺華園兩處大道場,並於台灣各地陸續成立分支道場約二十處,方便接引信眾學佛修行。

和尚一生致力於佛教宣揚,除創建慈光山僧團外,曾擔任中國佛教會第九、十屆理事,並於七十三年度榮獲台灣省政府頒發「宗教人士公益獎」,對台灣初期人間佛教之推動不遺餘力。

和尚領導僧團四眾弟子從民國七十三年起,每年年底於埔里鎮舉行托缽,所得款項全數捐贈當地鎮公所之冬令救濟基金。其指示成立之人乘寺觀音菩薩會、財團法人人乘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慈光山佛教基金會,每年亦舉辦各項活動,濟助貧民,關懷老人、殘障人士、或偏遠地區兒童及輔導育幼院青少年等,並於每學年頒發獎助學金,鼓勵學生努力向學,成果顯著普受大眾好評。

民國八十年發心弘傳毗尼,於覺華園舉辦在家五戒菩薩戒戒會,導師為得戒和尚,參加戒子六百一十七人,求受菩薩戒者有五百四十人,為佛教界難得見聞之現象,一時傳為美談。

平日和尚領眾修行外,每年定期巡迴所屬道場弘法,並應信眾要求於海內外舉辦數十次大型學佛講座,且曾應政府機關之邀請至多處看守所、監獄為受刑人說法辦理皈依,使他們能與三寶結緣,蒙受法益。和尚弘法採自由問答方式,所有答問,皆是隨緣應機,深契各個不同群眾之所需。和尚弘法之餘,為令法寶久住更勤於述作,其著作集有:《法雨繽紛》、《佛經講述》、《彌勒菩薩經講述》、《佛經故事》等數十種佛書,可說於淨化人心幸福文化的弘揚貢獻卓著。

和尚一生致力於弘揚佛教,經年奔忙於海內外,雖年逾七旬,卻仍度生利眾,不以自身為慮。八十二年新春過後,老和尚因赴美弘化,不幸在美國中風生病,於八十五年美西時間八月四日凌晨零時三十分示寂往生,消息傳來,十方信眾同為哀慟,惋惜感傷,祈願和尚不捨眾生乘願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