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敎宗派之起源及其盛衰

佛敎傳入中國,相傳在東漢明帝永平十年,蘭列子朱子行經錄,魏書什老誌等籍,到在周秦時代,佛敎即為中國所聞也。但室利防等十八人及霍去病,從匈奴得金人等事實,等為我國知有佛敎之蒿矢,故摩騰竺法蘭來華,為中國直接受印度佛敎之開始發生關係也。三國時先後有康僧會及曇摩訶羅三光等來華,為中國佛敎傳承戒律之第一人焉。象敎漸備,民莫能尚,先有五嶽十八山道之撕毀,後有佛敎優劣論出,起而與之為難。此為我民族迷信道敎之所致也。然佛敎眞理,又為僉認不可侮者,故理惑論出,(牟尼著)厄難遂平。迨晉時佛圖澄來華,翻譯經典與君主辦,佛敎漸昌,東晉以還,中國佛敎偉人疊起,若安道,惠遠,法顯,皆為我國當時有名的高僧,於佛敎史上皆揮有萬丈光芒,道安與習鑿齒辯,惠遠廬山之白蓮社,給與當時社會知識者莫大之感化焉。法顯橫過雪山而入葱嶺為國求法印度之第一人。中國大儒梁任公先生譬之為我國立溫斯敦也。法顯出發後中國佛敎史上樹成不朽之金字塔偉人鳩摩羅什來自龜玆,時丁姚秦弘始三年。僑居長安逍遙園從事翻譯,共譯出經論達三百餘卷,三百年來佛雖多偏重傳譯事,然從前所譯。多為小乘經典,惟羅什所譯多為大乘,故羅什為傳承大乘佛敎之先河,且為傳報報學入中國之第一人,故斯時佛敎有一界線曰南有道安惠遠淨土敎,北有羅什之三論成實學,此中國佛敎史上之所謂第一變也。

嗣後,南北朝時,求那跋摩及陳真諦相踵來華,從事譯經,隋煬帝皈依佛敎後即迎中興天台之智者大師,設千僧會,受菩薩戒,隋唐多出高僧,就中先有智者,後有嘉祥,嘉祥為三論學者,自其出後,歷史上成立新三論宗也。及至唐時杜顒道綽善道玄奘道宣等大德出佛敎漸趨佳期。在佛敎史上放千丈光芒有益於大敎者,惟我三藏奘師,奘師留學梵土十有九載,歸來譯出經典達一千三百三十餘卷,世以奘師為新譯之祖,稱以前為舊譯,其有窺基,普光,法寶,神泰等高足,各有著作,于唯識法相上最有貢獻此為中國佛敎史中所謂第三變也。

大部經典既皆流入中國,誇大而驚的我國人民,依照各人心行相應,妄標宗門,依經立宗。或依論立宗,或相傳為宗,種種知見,莫應一事,夫依論立宗則有嘉祥大師依三論——中百十二論——立三論宗。另加智度論,又稱為四論宗,慈恩的唯識宗,光統律師的地論宗,真諦三藏之攝論宗。羅什法師的成實宗,此等諸宗,雖有一二宗有經典依據,但直接都以論為立宗的根據,以經立宗,則有杜顒大師,依華嚴經立華嚴宗,智者大師的法華經,曇無識湼槃宗,及善導大師的淨土宗,都以一經為根據而立宗。[情-青+壳-一-几/厄-厂]著相傳立宗,則有達摩衣缽相傳禪宗及不空三藏代代親授的眞言宗,道宣律師無表色戒體的律宗,此等諸宗,都不在理論的思辯,而在實踐傳承。故中國佛敎極盛時期形成所謂十有三宗也。此豈佛敎經典中有斯區別耶?實為學者對佛學未有全系之研究妄標立宗門,佛敎不興,爾故也。

夫宗敎樹立,多為一時人材出而興,人材沒而衰,故宗齊盛行湼槃宗,陳以後即同化於智者大師之法華宗,梁陳盛行的地論宗,唐以後歸化於華嚴宗,陳隋盛行的攝論宗,唐以後新論譯出亦歸於法相宗。故十三宗一變而為十宗。此等諸宗在中國佛敎史上,都有相當黃金時代。若法華法相華嚴眞言俱舍,隋唐及中唐間都極盛,晚唐以後都趨於下衰矣。若成實三論,六朝時均極盛,中唐以後亦趨衰頹。淨土禪宗,唐宋明時都盛行一時,禪宗猶為宋明理學所推崇,明末以後有其名而已。律宗則唐盛行,元明後即。唐以後為中國佛敎總衰時期,亦即敎下三宗及敎外別傳禪宗衰落時代也。

上來所列十宗,其中法華華嚴。固為中國佛敎思想上巨大之進步,特殊貢獻;即俱舍成寶禪宗,雖發源於印度而光大則在中國,尤其禪宗,相傳達摩為西土二十八祖,千餘年間印度佛敎,捨此二十八祖外,別無一祖,說印度千餘年國無禪宗亦無不可。中國禪宗雖有慧可等密守相傳,但建立中國禪宗之真精神,郤不是達摩而是六祖大師,六祖禪宗的神髓不但代表了中國禪宗全副的概念,同時亦是自印度二十八祖以來,唯慧能禪一系而已矣,六祖以後有神會,神會以後有青原南獄,自此,中國無禪宗矣!故說有六祖大師始有中國禪宗亦無不可,趙宋以來中國禪宗之佛敎也。



東初,〈中國佛教宗派之起源及其盛衰〉,〈佛教與佛學〉,第一卷第12期,1936,頁9-11。

回目次